国庆档大卖,电影票房如何分账?

2019-10-09 由 发布 阅读(811)

今年国庆人最多的地方,除了旅游景点就属电影院了。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大片的加持下,史上最强的国庆档诞生。三部电影在9天时间里狂扫50多亿票房,创下“十一”电影票房新纪录。如此可观的票房收入,都进入了谁的口袋呢?今天我们来看看国庆档大片背后的公司们。

据统计,三部献礼片背后,从出品、发行到宣发等牵涉影视公司超过百家,其中收益最多的当然还是电影的第一出品方,阿里影业、博纳影业、华夏电影或许是最大赢家。

作为阿里大文娱板块的C位担当,阿里影业这两年堪称爆款电影制造机。2019年财报显示,阿里影业出品发行的电影总票房接近200亿元。2018暑期档冠亚军《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2018国庆档冠军《无双》,以及2019春节档冠军《流浪地球》,均被阿里影业包揽。而这次国庆期间,随着出品影片票房走高,阿里影业股价也迎来增长。10月2日,阿里影业股价涨幅一度达到3.97%。

国庆档的另一个赢家则是博纳影业。博纳曾是首个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内地影视集团,2019年从美股退市后,如今正谋求在A股上市。这两年博纳出品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主旋律爆款电影,加上此次国庆档影片大爆,或许让博纳一波三折的IPO之路更有了底气。

和阿里、博纳相比,华夏电影则显得低调的多。华夏电影尽管并非上市公司,但是其股东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却是A股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分别14%和11%。其中,上海电影还是《攀登者》的主投资发行方。

除了上游出品方受益,票务也跟着分一杯羹。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电影门票平台,猫眼娱乐不仅担任三大电影的票务服务供应商,同时还是其中两部电影的联合出品方和联合发行方。

国庆档票房创新高的背后,各家公司能从电影票房中获利多少,这还要根据电影的分账规则来计算最终收益。我们一般把影片的票房总额叫“总票房”。先要向国家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再向国税、地税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除去这8.3%之后是净票房。假如净票房大于6亿,还要向中影数字缴纳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分享43%。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假如总票房为30亿,净票房方为27.5亿,需缴纳0.27亿发行代理费。则电影院分13.62亿,院线分1.9亿,制片方和发行方分11.71亿。而各家公司对影片的投资理论,也直接影响其分账收益。比如《攀登者》由上海电影主投资加主控方行,上海电影是影片最大的受益方。根据公告,截止至10月6日,该片预计为公司带来700万至1700万收益。而另一方面。文投控股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联合出品方,其票房分账收益暂为人民币185万至205万元之间。

总体来看,今年国庆档影片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才引发全民观影热潮。背后收益更多的无疑是出品方,但由于影视内容制作一直有高风险的特点,阿里、博纳这些公司的未来收益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明年的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能不能再现票房奇迹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