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业界还没有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策略进行一个一致且被接受的分类,归纳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策略分类,并将其分为七个一级策略:股票策略、债券策略、管理期货策略、宏观策略、套利策略、多策略、组合基金。在每一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策略之下,根据交易逻辑,风格方式,可以分为二级策略,三级策略。考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资本市场还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发展时期,在第二个市场中,股票依然是最重要的投资工具,其他商品、衍生品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对投资者的需求比较高,成交量也比较小。因而,中国的私募基金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股权型的长线投资为主体,2012-2020年期间,其规模与规模均保持在50%以上。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健全,并伴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不断引进,在国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其投资策略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地提升,多策略、管理期货、股票策略中的市场中性、股票多空策略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拥有了不同的风险收益特点的策略,对私募证券基金的生产线进行了充实,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拥有各种风险收益喜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可供其使用的选项,从而让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得到充分的实现。
由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从以往的对市场 beta和 alpha的需求,到逐渐注重 alpha的回报,乃至多个收入的获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基金的投资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海外的一些战略,我国的战略仍然比较简单。因为缺少了大量可买卖的衍生物和套期保值的手段,因此,在收入的来源方面,还没有达到了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多样化替代的目的。现在,对于股票来说, beta和 alpha的利润仍然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当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增多,经理能力提高,以及专业投资者增多时,相对于单一的个股 alpha回报将逐渐下降。目前,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21年)》的资料,截至2020年末,中国的A股市场,个人账户和法人账户分别为26,524.9800个和83.09万个,个人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别为99.69%和99.69%,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A股市场 alpha值将会高于西方国家。
在所有的各种投资战略当中,近年来,定量投资战略的发展尤为迅速,最近两年更是呈现出了“滚雪”的态势,目前,该基金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00亿元,到2021年第二季度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根据中信证券的调查,预计到2021年底,整个市场上的数量级私人投资资金大约为1.5兆美元,在整个市场上的份额大约为24.8%。
从整体上看,我国定量基金的发展呈现出“总量增长,结构分化,策略迭代”的特点。放眼整个定量市场,可以看出,它的头部效应非常显著,在其身上,有一种具有很强的头部效应。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所拥有的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管理人的规模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之多。因此,它在基本面因子、另类因子等方面的能力范围也在持续扩大。
按照策略类型,朝阳永续与中金公司在2022年2月份公布了关于在我国境内的各个策略的基金份额,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境内的股票市场上的基金份额大致可以划分成:股票多头策略、股票市场中性策略、 CTA策略、多策略策略、套利策略等,而这些基金份额所占比例则是股票多头策略(40%)、市场中性策略(25%)、多策略(11%)、 CTA (13%)、套利策略(4%)等。
通过对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使投资人对其投资策略、投资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对其进行评价。定量投资的实质就是将其作为一种交易手段,以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式来快速把握趋势和套利等机遇。中国股票交易的高分散程度造成了股票交易的非理性,造成了股票价格的扭曲,给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套息空间。另外,因市场对资金的需要而带来的交易量上升,亦为该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长期而言,该战略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