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有点受刺激,什么互联网金融现在提出来似乎都有那么点low的意思了。坦白说,过去炒了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确实过于浮躁,真正沉下心做出模式的公司聊聊无几。
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小编忽觉有些悲哀,上周央行牵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会员名单公布,遭到了很多人嘲讽,包括一些并不能区别是否P2P平台的所谓第三方网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在这个当口,难道那些踏实创业,想要去做点事的公司就要一竿子被打翻么?
牢骚归牢骚,还是看看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吧。(PS:本文不代表东吴金融科技观点)
春节以后,九州证券在北京高调宣布正式进军互联网证券,华林证券与微博进行战略合作,说要搞社交金融,中投证券在博鳌论坛期间宣布与腾讯进行合作,要财富管理。这接二连三的动作,有人评价说了,哎哟,券商又开始跑马圈地了。
客观来讲,互联网券商试点都两年过去了,大概有几十家券商成立了互联网金融或网络金融部,还有的正在组建队伍之中,但是可以拿来晒晒的寥寥无几,发展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可以进行股票交易的APP和理财APP,还有商城。
但是很抱歉,至今为止,小编只记得国金证券与腾讯的佣金宝,人家当时从中小型券商一下子成为创新型券商。后来跟他们学习复制模式的那些券商,小编就不说了,好像也没啥出挑表现,还搞得四处打佣金战。还有些估计还没怎么推就没落了,同质化太严重,内部么各部门利益协调不好。
一开始,大家的逻辑都很简单,就是网上开户呗,营业网点成本高,网上开户多好,尤其是去年牛市放开一人可开多户之后,弄个第三方引流,客户是杠杠的来。但是目前中国券商还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行情不错时啥事儿都好办,行情不好怎么办,没有活跃度,所以到了后来的逻辑,就是开发卖理财的APP,搞点社区,投顾服务,股市直播啥的,说白了,还得先做流量。
也辛苦这帮人了,一个阿里就有可能让大家苦干两年白费,人家也拿了块券商牌照,要知道互联网用户可是没有忠诚度的,说不定怎样就被撩拨走了。
这么讲,有人会说,这没办法啊,券商外有监管天天盯着,内有团队要各种协调,哪有那么容易?现实困境明明摆在这里嘛,你行你来干。
小编告诉你,还有走第三种道路的券商。考虑到既有困境,那重新成立个公司组建个团队又如何?这可是真正破釜沉舟啊,把业务推倒重来,换一种思路,虽然没牌照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业务模式想象空间大得多,都人工智能时代了,还那样固守传统思路跑马圈地干嘛,连人家高盛都干金融科技了。说不定今后你要是访问某互联网公司APP,人工智能帮你按需定制产品和推荐股票,多好啊。说不定哪天,你也可以像对着苹果小白一样喊一嗓子,“我有5万,收益要7%,投什么?“然后就蹦出来个框,买这个呗。各位,方向看准啰。
纯属扯淡,得罪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