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投行业务

2021-01-24 由 发布 阅读(3491)

2020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再融资新规等政策陆续落实启动,投行业务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之后,业务增量和增速在长期低迷后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投行项目从承揽到核准上市,时间周期较长、项目较多,投行属于人员密集型行业,所以需要花费很多人力跟进项目,并且主要依靠人员手工完成项目调查等一系列流程,因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时间代价。很多大型证券公司为了满足大规模的产品运营与客户需求之间的问题,把金融科技作为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证监会在2019年11月向各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投行业务工作底稿管理相关工作的函(通知)》,通知鼓励在2019年12月底之前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上线系统,在2020年12月底之前所有开展投行业的证券公司都应上线系统。从2021年1月1日开始,证券公司投行类业务工作实行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否则禁止承揽投行类的项目。证券行业正在快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科技是其发力重点,逐渐成为焦点。接下来就分析一下怎样通过金融科技来助力投行业务。

一、金融科技应用于投行业务的主要场景

金融科技普遍被应用于各类投行业务中,比如在机会挖掘等方面,对监管、投融资等信息系统进行了整合,实现客户挖掘,带动了投行业务的互联网和营销。在进一步提高了投行业务的服务效率上,运用数字化和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了数字化、电子信息,使得投行业务服务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在督导和服务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投行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

1、投行业务的客户获取

通过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客户信息,详细信息记录客户所处行业、所属类型等,将客户信息进行细分,挖掘重点客户进行关怀问候,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海量信息进行数据整合,从而实现对投资与金融全产业链客户的深度挖掘,推动投行业务的联动营销。

2、投行业务的项目实行

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的自动化技术,实现投行业务数字化转型,使投行业务服务效率大幅度提升,让金融科技加速了投行业务的变革。

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目前证券公司所运行的投行业务项目都在使用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通过底稿系统及时报送工作底稿。自从底稿电子化实施以后,目录标准、内控审核等功能基本已实现,不过在智能化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随着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中的深入应用,通过探索大数据、AI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实现底稿信息的实时监测、自动提取、智能分析、风险预警等功能。覆盖投行各类业务以及企业的全部生命周期,达到投行业务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3、投行业务的销售发行

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会自动安排销售发行的任务,使用底稿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将交易所要求和券商自身发行、销售部门的现状,建立发行目标和营销任务。

4、投行业务的督导服务

在投行业务的督导和服务方面,使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证券行业的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我国证券公司投行业务项目通过日常督导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在线督导方式。例如存在证券公司对公司债项目存续期管理薄弱,督导期间信息披露遗忘、债务风险意识不足等问题,需要提高重视并履行受托管理职责,加强团队建设,保证持续督导工作可以有序进行,减少或不发生后督导未尽其责任的情况发生。

二、金融科技助力券商投行业务发展近况

我国券商投行业务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券商投行业务基本全面实现了底稿电子化,但只有少数顶尖大投行打造出了智能化平台。

1、中信证券借助金融科技布局投行业务情况

(1)智能资讯应用:智能资讯语义处理应用,通过收集公开新闻资讯进行大数据的舆情分析,对舆情信息进行情感分类、风险识别,为投行业务部门提供智能舆情实时监测和公告摘要,及时准确的做出预警信息风险提示。

中信证券布局智能资讯项目,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对业务实行同步全程监控,使网络舆情的范围和实时性监测力量得以提升,帮助投行业务人员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和辨识能力。如今,舆情分析的数据源已经覆盖信息咨询网站达200多家,资讯频道2000余个,每日收集处理5多条实时资讯。

(2)智能风险识别应用:中信证券通过抓取系统有效抓取到优质的实时新闻,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将信息自动提取,了解主体和风险情况,判断利弊,看看对哪些上市公司有影响,投行业务人员按照这些分析做出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与人工风控相比较,智能风控的整个流程响应速度更快,处理效率更高。

中信证券建立了扎实的市场体系架构,对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并建立事件风险评估体系,把风险抽象分成主体、产品、宏观/行业风险事件三种,每个大类下面又分为无数二级金融风险事件。在此风险题框架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实现投行业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3)智能文档抽取应用:投行业务中,基金托管合同条款内容非常复杂,需要耗费掉大量的人工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合同要素的输入校验。因此,中信证券使用人工智科技为能为证券服务助力,通过AI实现要素信息的自动提取和解读,利用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辅助投行业务部门处理合同审核,智能提取全量字段,实现AI为合同管理进行赋能,从而优化办公程序,提升工作效率。托管业务关联合同有几千份,每份合同的业务要素又包含200多个,人工抽取每份合同用时30分钟,如今使用智能文本抽取方法每份合同仅需要2分钟即可。中信证券的智能云平台提供了私募金托管合同要素提取和在线OCR服务,使证券行业投行业务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2、平安证券E掌通借助金融科技布局投行业务情况

平安证券通过AI、区块链、云计算三大核心技术积极打造智能化投行业务,推动投行业务智能化升级。该智能化线上承做平台支持IPO、公司债、ABS等业务,借助金融科技将人脑和电脑进行专业分工。人脑负责解决复杂的交易问题,电脑负责解决相对标准化问题,因此平安证券投行业务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智能承揽的协助系统:纳入1400多个因子,在拜访某家企业之前,输入企业名称就能得知那些基本条件这家企业是符合的,同时分析预测出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需求的可能性。

(2)ABS及债券智能承做系统:平安证券与金融壹账通共同开发了债券及ABS智能承做系统,该系统通过AI、区块链、OCR等核心金融科技技术,支持IPO、公司债、ABS等业务的线上智能化操作,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自动生成文本,投行业务承做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3)质控内核评审线上化:通过使用投行业务优化管理系统,开展一站式检视质量控制评审与统计分析,预计审核效率可以提高20%。完善存续期管理制度,强化券商市场风险防范管理,使客户体验得到优化升级。

(4)投行业务工作底稿管理系统:平安证券的投行业务系统已经处于监管要求的前端。2019年11月,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投行业务工作底稿管理相关工作的函》,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在2020年初制定了《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工作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建设指引》,平安证券在此之前,于2018年11月就建立了投行业务工作底稿科技管理系统。

3、广发证券借助金融科技布局投行业务情况

(1)新一代投行业务管理系统:在证券行业投行业务方面,广发证券基于AI智能和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用了3年时间构建并开发出新一代机器人投行业务管理系统,为机器人投行业务的数字化和转型增长添加了动力。如今,广发证券已经实现了投行业务全品种、整个生命周期线上化的管理,筑牢了数字化和信息技术转型的基础,强化了对投行业务项目质量控制,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将150多项功能点进行了改造,固化到了企业信息系统中,从而提高投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数字智能化投行。

(2)智能开放能力平台(GF-SMART):不断优化和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大数据及其他应用的开放技术平台,发展应用智能预警、推荐、外呼等技术。建设穿透式风险管理,实现了集团全业务和整体风控服务能力的全方位一体化和覆盖。以云计算微服务和DevOps理念为基础,将云基础和产业向着模块化、智能化等方向飞速演进。

4、招商证券借助金融科技布局投行业务情况

(1)智能大投行系统:此项目从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处理过程着手,利用大数据、AI等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科学家技术,最终真正做到了统一管理企业的运作、数据、质量和风险。此平台涵盖了债券业务、 abs 等多个业务线,对投资者进行营销、承揽、担保、审批、发行及售后监督使用了全过程的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了智慧投资营销系统,提升了客户服务的能力和投资者项目营销的质量,为推动投行业务结构调整和投资者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力。招商证券在"智能大投行"平台的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全流程的项目管理,把文档转变为结构化的大数据,形成了项目工作流程全景图。

(2)AI基础能力平台:招商证券带头搭建多个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平台,机器人辅助作业这类新模式在多个业务流程进行尝试探索,从劳动密集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换,从而推进了投行业务的转型。

(3)企业股权关系图谱和关联方核查模型:我国在投行管理实践中的关心和重点主要集中于关联方的分析,有些公司的股权关系和业务交流极其繁杂,关联方分析的重要性就很明显。招商证券公司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了企业关系和风险研究,对相关关联方、关联关系和相关交易业务员进行了识别,使得投行业务员及时地发现了风险,尽早对风险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与防范。

(4)机器人:人工审核银行流水和申报材料的工作费时费力、枯燥繁杂,极易出现疏忽错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招商证券建立了人工智能平台,探索训练机器人辅助人工工作的新模式。比如机器人可以帮助业务人员提高核稿效率,减少文档漏洞和项目申报中遇到的风险。机器人还可以代替人工操作银行流水排查中最为繁重的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和质量。还有原先需要人工数周的关联方核查工作,由机器人辅助核查之后,仅需要1天就可完成,成本与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5、部分其他证券借助金融科技布局投行业务情况

(1)华泰证券–“行知”APP

华泰证券打造出机构客户服务数字化平台“行知”,该技术项目将重点聚焦于科创板,汇集有关于科创板的项目数据和信息,智能适配多元化数据源,更快速全面的为机构客户量身提供第二层次的市场动态。同时也使线上的投行业务和服务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让广大客户能够实时准确掌握对于股份和债权的申购程序和进度,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时间和追溯成本浪费。金融产品在各个方块上,还能够实现自助式金融产品的客户定制。

(2)国海证券–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2017年底,国海证券发布了业内首个全新的嵌入式债券受托监督和管理工作流程,即对债券保值期和信用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体制。该系统按照国家金融机构对投行业监管的指导意见,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优化,受托监管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等,为对证券行业文本分析、知识发现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了投行业务的风控智能化。该系统利用知识图谱与非结构化数据信息抽取,借助公开的海量信息数据,针对个人和企业进一步挖掘潜在的价值,让人类的智慧与大数据叠加应用,准确的研判企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和风险。早在2018年,国海证券就已经借助信息科技手段推出了投行业务的改革方案,搭建了工作底稿系统、债券存续期管理系统等智能管理平台。

(3)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在投行业务方面,对股权、并购等所有投行项目实行了统一的电子化管理,项目管理总计多达3400个,工作底稿纸质化全面改为工作底稿电子化管理,有效的推动了投行业务向高质量发展。

(4)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是通过人工智能化的技术来推动投行业务的管理,对于投行业务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是最早一批推动投行信息化的券商。投行、新三板及固收发行业务均已经被项目进行了系统的覆盖,项目从承揽至结束均已经实现了一个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通过 AI 来提升其信息化和管理水平,为投行的业务创新与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5)第一创业证券–债券业务综合管理系统eBOND

eBOND承载着第一创业证券固收部业务线上化服务,也是原有线下销售团队服务的延伸,同时具有互联网化与移动化,打造了集一级投标、二级债券买卖等一体的线上固收平台。开发了移动互联网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样化的载体,为客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线上债券申购、报价等体验。客户可以在线上自主下单,再转为线下团队为其操作,如此的线上下无缝衔接使办事效率大大提升。eBOND为了精准化运营,打造了债券版知乎–银河间社区。eBOND很好的将科技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固定收益的业务效率在系统上线后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操作性风险也随之得到明显降低。

三、金融科技赋能投行业务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与券商的投行业务相结合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不足:

1、投行业务信息化管理能力薄弱,控制业务风险有难度

大数据基础的关键是的全面性、关联性等,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国券商投行业务面临种种问题,例如会出现自动化采集与处理数据不多,统计数据依赖手工将数据录入上报,数据精度不高、信息覆盖不全面等问题。目前证券行业的投行业务流程还是使用线下操作方式,全流程业务因此受到影响没办法实施。比如承销业务更注重线下面对面交流的工作方式,业务过程动态跟踪比较有难度。

2、传统金融科技强调客户感受,以人为本,金融科技作为投行业务的核心环节覆盖率较低

投行业务部是证券公司的核心部门,主要业务就是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例如IPO、再融资、发行各种债券、资产证券化,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等投行业务,都要求写各类文件,人工操作占主要工作量,人工依赖程度高,因此会有一定的风险隐患,标准化、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还没有建成。

3、缺乏大数据信息技术抓去的运用,需要提高智能获客能力

政府机构和企业是券商投行业务的主要客户,收集各个机构的工商、管理、舆情等大量信息,进行了解与分析,考虑结构与风险,设计出产品。随着营销自动化,获客系统通过自动化信息抓取海量的企业公开数据,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金融科技技术帮助券商投行业务精准有效的筛选出目标客户。当前国内券商获客的主要途径还是依靠人脉,业务员多年的积累的经验和客户是获取客户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凭借个人关系获得的信息难免出现不准确和不完善的问题,由于个人所获取信息的渠道太有限,无法获得真实的、客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客户情况。

四、科技助力投行业务创新发展建议

1、加强建设高质量智能化、数字化系统,改变以人为本的业务模式

证券行业的投行业务以前一直都是人才密集型业务模式为主,以人为本的业务模式已经在投行业务培训和发展中根深蒂固。从投行业务项目营销的调研到项目执行、事中事后监管督查,投行业务人员基于以往业务习惯,亲自操作。近年来,随着投行业务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客户信息量的剧增,对业务服务质量更高的要求等,投行业务必定会面对海量的信息对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以往的经验用来分析数据得到准确的评估目标难度加大,借助提高自身的科技应用能力一定是必经之路。所以,投行业务的业务从业人员要从彻底改变曾经的从业习惯,将智能投行、电子化投行提上日程,利用金融科技推动投行业务的变革。

2、建立高效率的数字化数据平台,加强原先较为薄弱的信息化基础

目前,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工作都在使用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以此为基础,提高自动化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建设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平台,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复用,为投行业务的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投行业务解决方案,加强投行业务智能化建设。

3、积极探索尝试新技术的应用,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投行业务凭借流程自动化实现了业务标准化流程,实现了降本增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研报、文件等数据,大规模的降低成本、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对云视频的探索,深度应用于投行业务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减少疫情等突发状况引起业务暂停风险。大数据分析建模对产品创新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丰富产品品类布局,提升个人客户服务能力。所以,应当积极推进区块链、AI、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投行业务的创新与产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