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机构化趋势显现,绝对收益投资者或成市场主导

2016-10-07 由 发布 阅读(851)

自进入9月以来,A股上证综指就在3000点附近盘整,交易和投资行情略显冷淡。根据东吴证券的数据显示,九月的第三周银证转账的净流出金额为425亿人民币,与九月第二周的119亿人民币相比,资金流出的幅度呈扩大趋势。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已经连续5周保持减持流出的态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行情不容乐观、市场赚钱效应相对较差、散户的入市资金较少,A股市场主要是机构存量资金间的博弈,实质性机构化的趋势正逐渐明朗。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A股市场存在的机构存量资金间的博弈实际上是由市场行情引发的短期现象,投资者不应为此耗费过多的精力,而更应该关注目前市场中的实质性机构化趋势。实质性机构化是指资产管理机构的客户机构化以及市场非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机构化。

当前A股市场行情收窄,散户资金纷纷撤离,市场成了机构存量资金博弈的战场。目前上交所A股一般法人持有市值占比高达60%,实质性机构化的趋势更应该得到市场的关注。随着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实质性机构化趋势逐渐显现,市场的投资手段以及投资逻辑都将回归理性,由分析人士称,在短期内,绝对收益投资者或将引领市场。

投资者结构对股价变动、市场波动特征、以及市场风格变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投资者的结构分析框架主要包含两方面:增量与存量。其中,增量主要指由养老金、海外资金以及其他大类资产的阶段性配置的结构变化所带走以及带来的资金;而存量一般主要指法人持仓,一般受解禁、增发、减持、以及增持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某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日前表示,虽然A股市场目前仍然以散户为主,但借鉴美国、日本与韩国的市场发展经验,从长期来看,机构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并且将对市场的交易特征和交易风格产生深刻影响。目前的实质性机构化趋势仅仅是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化的前奏,其中,养老金与海外资金的流入很可能成为推动投资者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推手。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短期来看,实质性结构化的趋势有所显现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使得绝对收益投资者成为市场偏好的主导。这主要的因为,当前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的资产管理投资者都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虽然对A股的定价权两者相当,但私募的绝对量已经实质性地超越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绝对收益投资风格无疑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