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的180天里,电影人都经历了什么?

2020-07-16 由 发布 阅读(1175)

国家电影局今日发布通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恢复开放电影院,但仅限低风险地区,开张时间是7月20日。一旦从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电影院复工得说停就停。

影院复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一项娱乐活动……然而对于苦苦等待的电影人来说,这便是天降甘霖,影院与影视公司脚下早已满目疮痍。自2020年1月22日全国院线宣布停摆以来,已有超过4万家公司注销,而那些苦苦支撑的也是命悬一线。这半年空窗期,电影人都经历了些什么?

1、停薪留职,优化人力

停业期间,影院面临持续性零收入带来的现金流亏空,在日常开支上也入不敷出,压力主要来自于房租及工资,大多只能靠裁员来维持。

百万影院人集体呼救,哀叹的声音堪比孟姜女,长期停业已经把大家逼得走投无路。北方一家私人影院的员工从最初12人到如今只剩4人,剩下的人也只是在咬牙坚持,员工出去发传单补贴家用,老板则摆摊售卖库存的电影周边。南方某四线城市的影院员工,在停业的日子里,开滴滴、送快递、送外卖……但兼职并不是那么好找,隔行如隔山,转行意味着从零开始,大家都只找到了一些临时的苦力工作。

他们一边兼职,一边盼着影院复工,因为在这些人心中,影院更像一个家。“我们在一起工作很多年了,每次有人撑不住要离开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店长把家里两套房子都卖了,还是没能和他的“家人”们一起等到复工的日子。

持续的高压封锁,给从业者带来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大多数人选择在影院工作,是因为热爱电影。停业后,前2个月还有保障工资,之后只能停薪留职。这令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的人不堪重负,只能另谋出路。

就像张文宏说的:“每一个演出停止以后,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一部电影停掉以后,都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被打折。”荧幕上艺术家的人生会打折,幕后工作者的人生同样也会。

每个离职者都曾认为自己能等到复工那一天,但人不能光靠爱发光发电,贾樟柯导演也在微博中屡次抒发自己对行业的担忧:“有的院线日亏百万,电影从业者需要生存啊。”

2、物尽其用,曲线救国

摆摊潮来临时,影院纷纷拿出可乐、爆米花到路边售卖。可尽管如此,仍有大量薯片、爆米花、椰油过期。

甚至还有影院开办了“影厅婚纱拍摄”项目,将影厅对外开放,承包求婚照、婚纱照、毕业照、情侣写真等服务,同时价格压到比普通艺术照的还低。如此一来,影院变影楼,赚足眼球的“影院变形记”背后,却是从业者心中数不尽的辛酸。

到了7月上旬,成都市和平电影院门口的业务开展已经彻底脱离了影院的本质——卖鸡蛋、粉丝和挂面,受众群体即是住在附近的大爷大妈们。影院经理表示,卖这些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和平电影院,记得我们每天都在为复工做着准备。

从业者在至黑时刻苦撑,希望坚守到宣布复工的那一天。“我们每天都会为无人的影院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守护影院,等待汹涌的眼泪和纵情的欢笑。”

疫情期间,即使无法开业,放映设备仍需检查并放映,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元器件会老化或氧化得很快,每隔几天就要打开机器进行测试,时间通常在4小时左右,每个月的电费就有一万多。为了降低成本,维护人员进入影院都不开灯,摸黑完成,再摸黑离开,全程也只有放映机向屏幕投出的那一束“曙光”。

3、闭店破产,及时止损

尽管一再坚持,但压在影院老板身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据某三线城市的负责人透露,即使把人力成本压到最低,月亏损额也超过10万。在基本员工全部离职后,影院内放映、IT、营运、市场等部门的工作,甚至清扫、保洁也全压在了老板一个人身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影院纷纷扛不住经济压力,宣布永久性闭店。

橙天嘉禾银河影城天津万象城店于4月17日闭店

天津河东金地广场大地影院于5月20日闭店

石家庄苏宁横店影城于6月30日闭店

卢米埃南京绿地影城于7月14日闭店

卢米埃重庆金源IMAX影城于7月14日闭店

杭州光影影城于2020年7月31日闭店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一家又一家的影院电话无人接听,在员工另谋出处的同时,老板们也终究顶不住压力,闭店止损。

甚至,6月10日报道称博纳影业副总裁黄巍于当日凌晨1时坠楼身亡,虽未报道具体原因,但他的逝世无疑又给电影业沉重一击。曾有某影院经理开玩笑道:“要不我干脆飞身一跃,把你们都拯救了。”可博纳黄总一跃都没有改变任何现状,普通人又能激起什么浪花呢?

今天以前,电影人每天都在遭受着无穷无尽的精神折磨,为什么商场、酒吧、KTV、健身房等一众娱乐场所都开业了,甚至街边烧烤店里座无虚席,大家撸串、喝酒,吃的不亦乐乎,影院却不能确定复工日期?韩国4月底第一批影院成功复工;日本5月起逐步开放非疫情重灾区的影院;德国、西班牙等国的院线也开始小规模复工……偏偏我们就算同意隔座售票、实名登记、装新风系统、强制全程戴口罩等措施,也不能复工。

4、背水一战,迎来曙光

终于,开放的消息来了。其实早在七月初,大家就已经嗅到了影院复工的风声。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有多位影视行业人士透露: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获得国家电影局的批复,上海电影节将在7月底举办!电影节都恢复了,影院的复工还会远吗?

并且在7月初,光线、万达、北文等影视股集体大涨!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影视股大涨的背后是对影院复工的强烈暗示。在影院离开我们的半年时间里,影迷和影院从业者们的呼声终于得到了回应。

5、靴子落地,喜忧参半

换个角度看待影院复工一事,在5G与疫情的双双冲击下,疫情迫使人们足不出户,5G则解决了观影的介质传输问题。当人们更习惯于居家观影、大导演大投入的大片时代过去、低成本多元化网剧爆发之时,电影院即使复工又该何去何从?这一切的发生就像VCD、录像带给影业带来的冲击,当年是美国大片中提供视听盛宴的新技术拯救了电影院。

实际上影院开门了,也不见得贺岁档的电影会上映,规定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上座率,禁止厅内饮食,这两项就够影院难受了,影院开一天就要成本,最大的收入就是票钱和卖爆米花零食饮料,对于大成本的电影上不上映是真的要衡量一下。但是对于小成本制作和小众电影的却是一个机会,因为按照以前的情况他们这种题材和体量是分不上多少排挡的,现在如果大制作不上,影院又开业了就需要他们了,是机会也是挑战吧

或许比起迎接复工这一刻的喜悦,更多电影人应该好好思考“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原则了。2020年无疑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后最特殊的一年,未来究竟如何发展,谁也无法预测,一切只能留给时间来解答。

当然,对于普通影迷朋友来说,影院复工即意味着“8月贺岁”!影迷们囤积许久的观影欲望终于被打开了阀口,一张张电影票的传递愿能助上半年走到穷途末路的影院们“起死回生”!周末,带着家人或朋友一起去影厅中享受IMAX银幕以及3D环绕立体音的日子,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