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须知:如何避免高考录取时被替考?

2020-07-08 由 发布 阅读(1271)

高考前夕,山东替考案和仝卓“应届生”事件频频热搜,让我们对高考替考一事忧心忡忡。然而,高考作为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一个抛开阶级与背景的竞争、一次完全公平公正的比拼机会,如何避免被人偷换人生?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高考的机制。随着社会科技化、工业化的发展,高考,也变成了一种工业化的模式。如今高考作为要公平筛选一千多万人的全国性考试,本质是凭借具有标准答案的书本知识,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高考机制,在考量一个人时的确选择了单一维度,或许显得片面,但这已经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效率最高、最公正的人才选拔方式了。

高考的第一步:命题

在2003年之前,全国高考只使用一套统一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2003年之后,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建等十四个省份采用地方卷,各省级教育考试院承揽了命题的权力。直到近几年,由于高考新课程改革,全国卷才开始回归。

在考试前一个半月,一些优秀的高中老师、大学教授会接到命题任务通知,以出差的名义被征调到某个隐蔽的地方参与命题。在命题期间,老师们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上交一切电子设备、限制对外联系……直到命题科目考试结束,在这之后,他们也要严格保密自己的身份。

而高考的题目也不是单单被抓在某个人手中,它拥有一个严谨、合理的命题系统,命题组需要经历预命题、审阅试题等流程对高考命题卷的内容层层把控。在试题确认前,平均分已确立,包括误差范围,如果平均分误差过大,则可归为命题事故。

高考的第二步:印刷、运输及储存

2003年,高考试卷被盗,震惊了全国,那年也因为这件事,数学卷启用了备用卷,可谁知备用卷难度直逼奥赛水平,引得当届考生叫苦不迭。但要知道,高考卷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窃取高考试卷可判处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罪。2004年,多部委还参考三部法律,制定了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设立了重重条例保障高考试卷的安保工作。

高考的第三步:考场

为了防范作弊,2011年起,国家建立了考生身份识别系统、无线信号屏蔽设备及网上巡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为进一步打击作弊,2015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国家考试作弊入刑。而今年,辽宁省也率先引入人工智能(AI)防作弊系统入考场,系统会对监控视频内疑似违规的考生进行检测与判断。这种人工、机器共监考的部署,会使得考生更加规范自身行为。

高考的第四步:阅卷

当进入阅卷环节时,阅卷组会收到一份来自命题人的参考答案。但若遇到命题人没有预见的问题——答案有争议或出错,阅卷组则会现场讨论决定具体评分细则。尽管在这个环节,阅卷组里的老师可能会为自己学生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争取分数,但总的来说,阅卷组的讨论原则还是秉持公平公正,最终评判规则也是向着标准度高的那一方。

高考的第五步:查分

在高考结束后的两周左右,考生即可在省级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查询自己的成绩。在这个网站上,还显示有“成绩复核”的入口,但是这里的复核,只是给卷面重新合一下分,并不查看原试卷。目前高考答卷仍然属于国家机密文件,不允许随意查看。

高考的第六步:强基计划

这是2020年改革后针对拔尖学生设立的强基计划,改革后的强基计划删掉了传统自主招生中绝大数的加分项,甚至连奥林匹克竞赛中,也只有拿到国赛银牌及金牌的考生才能享受破格录取的待遇。由此一来,能享受到强基计划福利的考生不足千人,虽然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权利,但如此改革,更多的是补上了原先自主招生问题上的许多漏洞,使得高考更加公平。

高考的第七步:志愿填报

过去是志愿优先的梯度志愿,志愿优先级比分数更重要。被第一志愿拒绝后,多半会轮番滑档直至落榜,所以第一志愿的填报不敢太高。由此,好学生容易高分低录甚至高分落榜,好学校也总是招不到人。

2008年后,志愿填报改为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从分数高的学生开始录取,若未达第一志愿分数线,则为其考虑第二志愿,直至其成功投档。分数高的学生志愿处理完后,才由下一分段的学生进入录取流程。这种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填报方式,也面临着漏洞问题。那就是若学校将学生提档后,发现该学生的志愿专业已录满,但该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计划,那大概率这名考生还是会被退档。考生被退档后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甚至是下一批录取,而这多半也等同于落榜了。

高考的第八步:录取

投档录取程序开始,考生按成绩填报对应批次的志愿。首先是提前批录取,包括军警、文体院校及飞行员的录取,以及一些特殊招生计划,如公费师范生、三大专项计划等。之后便是与大多数人有关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的分数线划分。

这阶段,由于涉及到学籍、档案、户口等信息,会牵扯到很多单位的工作程序,因此容易被人钻了空子。顶替案就是在这个环节做了手脚,罪犯把被害者的学籍顶替掉,再制作一张同号身份证,就骗过了高校。情节较轻的就像仝卓“应届生”一事中,顶替掉那些本就不参加高考的学生,完成“往届改应届”的非法操作;情节恶劣的则是直接顶替高考考生,偷走属于别人的人生。

系统顶替人工完成录取工作

为了尽可能地防范高考顶替案的发生,只能全力建设法治且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自2005年起,教育部就一直注重建设“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使得考生可以在学信网上凭借身份证号随时查询与自己绑定的学籍信息,监控自己的学籍信息有没有被偷换。

而在录取流程上,教育部也竭力减少环节,加大电子化和自动化的应用比例,使得流程环环相扣,且由系统自动完成,有人工参与到的部分也只能看到自己负责的信息,确保工作人员无法滥用职权。纵观这延续了四十多年的高考,国家和政府也在不停地根据现实情况对高考的各个环节做出改进、改良,使得高考的整体发展趋势更加公平公正与透明。

高考替考入刑的提案

受到顶替案风波的影响,今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针对近期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多起冒名顶替上学问题,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刑法中应规定相应罪名,加重惩处力度,维护社会公平。

在古代,对于科举舞弊者的处罚可比如今严重多了。隋唐时期由于对舞弊者没有严重的处罚措施,导致作弊十分猖獗,科举风气糟糕。到了宋朝,朝廷为了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开始加重对科举舞弊者的惩罚,甚至实行了连坐制度。一个考场内只要有一个考生被发现作弊,则在场所有人都需要重新考试,舞弊者也会被当场赶出考场、取消考试资格。明朝时期,舞弊者会被发配到边疆,重则直接杀头。至于清朝,针对作弊的轻重设置了不同的处罚措施,由于制度严苛,清朝从顺治到咸丰年间就处死了科举舞弊者37人。行为严重者,不仅舞弊者斩立决,考官也要被处死,舞弊者家属则被流放边疆。

立法生效前,考生如何避免被顶替?

诚然,提起高考顶替案,我们更希望国家完善监管机制,大力惩戒此类违法行为。但国家制度的改革、法案的修正都需要时间,因此希望考生们都能有“反替考”的意识,保护自身权益。

首先,如前文所述,考生可以在学信网上时刻关注自己的学籍信息,并监控其有没有被偷换。

第二,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后,要及时关注自己所填报高校的招生录取动态以及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如果发现自己满足报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就要开始时刻关注自己的录取状况,甚至可以提前打电话给高校招生办咨询录取结果,并确认录取通知书的下发时间。

第三,要注重自己的学生档案。考生被录取后,需要到当地教育局提档,若被大学成功录取,则必须把本人的学生档案取走。

总而言之,随着如今科技化、自动化时代的到来,高考顶替案将会越来越少,不法分子也几乎无空可钻、无机可乘。但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在相信高考严密系统的同时,考生也要多留一个心眼,没有人可以偷走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