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信托业近年来的“荒诞”与“离奇”

2016-09-25 由 发布 阅读(781)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信托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过去信托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三大红利,分别是利率红利、分业监管红利、以及资源红利。然而近年来,由于三大红利逐渐消失,信托业的发展受到了一系列桎梏,比如说传统融资型业务与盈利模式逐渐过时、信托业资本利润率与人均利润率的持续降低、各经营指标的分级化、以及信托业内部存在的同质化等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未来几年内,我国信托业的成绩将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那些成功谋求盈利模式转型以及大力开展创新的公司,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建立起自己的业务平台,实现经营业绩的猛增;而那些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实现盈利模式转型以及创新的公司,其发展道路将不断收窄,最终很可能面临被收购甚至退出市场的命运。

信托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路高歌猛进,1980年代至2007年间,信托业在国内的发展可谓“命运多舛”,在经历过5次整顿、3次剥离之后,终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绝处逢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2014年,信托产品迎来了一轮集中兑付期,标志着10年的信托业黄金发展期的结束,当时到期的信托产品高达4.5万亿人民币。近年来,信托业的“荒诞”与“离奇”更是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近年来信托业的规模在持续扩增,但盈利却在缩减。2013年后半年至今,信托业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虽仍然保持上升态势,但其增长速度却始终在下降,今年的第二季度,信托资管的增速首次跌破两位数,不仅如此,信托项目的收益能力总体上也呈现出了下行趋势。

其次,近年来信托业的发展遇到了有创新,难盈利的尴尬局面。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推进金融创新改革,国内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投资者的理财需求逐渐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于此同时,信托业的密度与广度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托业努力谋求转型发展、热点不断:土地流转信托、互联网信托、家族信托、消费信托、慈善信托、海外信托等新兴业务取得重大突破,信托业的有效供给一路走高,产品线也愈发丰富多样。但2016年的第二季度,国内信托业的经营收入为281.43亿人民币,与去年的二季度相比下降10.4%;信托业盈利总额为199.4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39%。

第三,信托业陷入了主业、副业“主次颠倒”的怪圈。近年来,信托的非主业固有收入占比一路飙升,而本该是主业的信托业务反倒成了“假把式”。这主要体现在信托业务板块,如投资类、主动管理类的业务比重持续上升,而传统融资型与通道型信托业务的收入贡献虽然规模庞大,但仍不及规模较小的投资类与主动管理类业务。

细细考究,信托业出现的上述“荒诞”与“离奇”,不外乎三个原因。首先,信托业内部缺少富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由于信托业存在技术含量低、容易复制等特点,所以信托业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没有代表性的主管业务,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其次,信托业的创新转型理念没有落实到组织结构与制度体系中。再次,信托产品所承担的投资风险与实际收益不符。根据有关规定,资金信托项目在实际运营中的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均由委托人承担,但在实际操作中,信托公司却承担了中高收益预期以及信托财产完整退出的巨大管理风险以及信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