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上市,年报暴露了什么?

2020-10-26 由 发布 阅读(1187)

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母公司,支付宝坐拥13亿用户,占据中国线上支付流水的半壁江山。支付宝接连推出余额宝、芝麻信用、花呗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巩固了蚂蚁集团在业内的龙头地位。

数据显示,蚂蚁集团2019年营收中微贷科技为418.85亿元,占全部收入的34.7%。可见,蚂蚁最赚钱的业务早已不是支付,而是网贷业务,也就是花呗、借呗和面向小微企业的网商贷。试问哪个深陷网贷的人不是从花呗和借呗开始的?毕竟问银行贷款的手续太复杂,不如花呗借呗来得顺手,蚂蚁算是网贷人群的启蒙导师了。

数据显示,超前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不少年轻人逐渐丧失储蓄能力,兜里没钱又想满足消费欲望,网贷是条捷径。市场如此大的需求,蚂蚁看到了。之后的买买买和购物节成全了爱占便宜的剁手党,蚂蚁用花呗、借呗催促着消费者赶紧下单。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集团促成消费贷的余额超过1.732万亿,是全国其他消费金融公司的余额加起来3倍之多。过往一年内,蚂蚁消费贷共服务过5亿人,这些数字足以吊打全球所有金融机构,堪称零售信贷之王。

尽管蚂蚁集团、京东金融、百度金融都曾纷纷强调不以做金融为主,但毋庸置疑的事实却是他们如今都手握小贷、保险、基金、银行等各类金融业务牌照。背靠中国最大电商场景“淘宝”的蚂蚁集团,更是拿下了7张最有价值的金融牌照,成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企业。也正是因为这些牌照,蚂蚁可以不与P2P相提并论,而是正儿八经地做“钱庄”生意。尽管今年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但蚂蚁微贷科技今年上半年的业务收入依然同比增长了59%。如此看来,蚂蚁虽然丢弃“金服”之名,却仍是一家主要靠金融服务创收的公司。即便上市后,割韭菜赚的那点钱,顶多也只是个“菜钱”。

各路资本蜂拥而至,蚂蚁上市进入倒计时。蚂蚁集团的外部投资者也赚的盆满钵满,首先是国资包括社保基金、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平洋人寿、中国邮政都在股东名单,其次是实业大佬和风投资本,例如史玉柱的巨人投资,华谊电影的王忠军,鱼跃医疗创始人吴光明等等,估计今年富豪榜也要迎来被“蚂蚁们”支配的恐惧了。

此番蚂蚁集团上市,共发售了五只战略配售基金,很多人都认为是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但赚钱的机会又怎会主动送给我们呢?且不提18个月的封闭期,顶格配股仅10%,其他投向仍是已经涨得很高的消费、医疗、科技,给公募抬轿子。再细琢磨,蚂蚁的目的貌似并不是吸引资金这么简单,1元起售的门槛,为的就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成为蚂蚁的股东。一旦成为蚂蚁的股东,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更偏向于使用支付宝,商家收款时也更青睐支付宝。让更多的人成为蚂蚁的股东,“保护”蚂蚁的成长,这才是蚂蚁的长远打算。但用自己流量支持的基金购买自家股票,也引发了业内“诟病”。

在A股市场,京沪高铁、中国广核和中芯国际等初始战略配售占比均为50%,蚂蚁集团的初始战略配售比则达80%,预计打新规模将超200亿元。很多人担心蚂蚁集团会和中芯国际一样,上市后会透支市值,炒出巨大泡沫。确实,最近蚂蚁集团上市被炒的太火了,蚂蚁战略配售的新基金1小时就卖出了102亿元,可见市场对蚂蚁集团的期待程度。网下投资者报价的区间集中在每股68元~69元,蚂蚁集团总市值将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为科创板总市值的四成,其吸血效应已经显现,近2周A股跌得惨不忍睹。而蚂蚁上市后在短期内股价有可能失真,但炒作肯定比小盘股有难度,不能指望增长一两倍,等热乎劲儿过了,股价就会回归。其实不止是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一些金科巨头也将陆续登陆A股,不过他们即使抽血,影响也是短期的,因为抽血更针对的是劣质公司,而优质的标的从来不乏投资者。

11月蚂蚁集团上市后,将成为仅次于摩根大通、中国工商银行以及美国银行的世界第四大金融集团,一个支付工具用11年的时间完美展现了对超级央企和百年老店的超越。放眼来看,全球值得投资的公司并不多,能跨越百年的企业也很少。蚂蚁集团作为顶级“金融科技”平台,阿里巴巴作为顶级的电商平台,他们都有更多更赚钱的选择,但是马云没有去做,而是始终贯穿于使命,取舍有道,进退有序。

今年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大年,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科技,相信上市公司在持续供给与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则下,大浪淘沙,定会有更多优秀企业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