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的消息,2020年4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证券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此前证监会曾表示,将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而今将这一时点提前到2020年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4月1日后符合条件的国外投资者可以按照监管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开设证券公司或设立合资证券公司。
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谋求入华。野村证券、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等机构已进入中国,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意欲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等合资券商被核准转换为外资控股(外资持股比例均提高到51%),外资控股成为合资券商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5家外资控股券商已入驻中国市场,同时有望在为未来继续扩大规模。合资券商规模预计也将扩大,18家合资券商已提出增资扩股或变更实际控制人申请,正等待证监会核准。有专家表示,外资券商在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的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相比一些国内中小券商有显著优势,预期在未来会获得更大发展。
但同样令人注目的是,近年来尽管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合资券商经营并未明显好于国内本土券商。有专家认为,一线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布局中国市场既有全球化的考量,也有在同行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影响力的因素。先期入华的外资金融机构或成立外资独资券商、或设立合资券商,客观上导致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紧跟步伐,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国内券商行业竞争本身已非常激烈,而一些合资券商由于本土化程度欠缺、监管束缚较多等原因,经营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2019年国内券商普遍获得快速发展,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在2019年却累计亏损达1亿多元,2020年前两月依旧维持亏损。
具体分析一些外资券商在中国 “折戟沉沙” 的原因,主要有业务不充分、发展不均衡、本土化较弱等原因。不少券商由于外资不占有绝对控制权,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动力不足,资管、信托、经纪、保理等业务均有所欠缺,仍停留在国内本土券商近十年前的业务水平,缺乏竞争力。此外,一线国际券商由于发展历史较长(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管理、业务操作、经营模式等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式,适应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特别是金融数字化需求方面存在短板,不及国内本土券商。
此次全面放开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预计将大大缓解外资和合资券商在监管层面受到的掣肘,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专家建议,外资与合资券商应发挥自身的全球化、专业化、多元化优势,努力开拓国内的高端市场,通过国际业务等特色业务打出品牌,走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