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读书为什么这么累?

2021-01-15 由 发布 阅读(1215)

近几年,随着二胎政策落地,我国的儿童人口基数大幅增加,人口的增长变相提升了教育资源的竞争激烈程度。

1.jpg

以上海为例,几个重点区域如徐汇、杨浦、浦东,近几年幼儿园新生较毕业生增幅均在30%以上。随着落户政策的逐步放开,未来考试的难度将会肉眼可见地提升。这些都直接为K12教育(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市场提供了土壤。在我国城市家庭中,子女教育支出已经成为仅次于衣食的第二大日常支出。

2.jpg

说到教育,很多家长在没有孩子时,都曾幻想要让孩子享受“快乐教育”。但孩子出生后,在朋友圈“鸡血文化”的不断熏陶下,也开始焦虑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是否必要,从早教到各类培训统统报了个遍。尽管有些项目相当昂贵,但家长们依然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报班,“再穷不能穷教育”。在“集体焦虑”的大环境下,报班只为求得心理安慰,在教育子女的路上不留遗憾。

有人会说,我小时候读书没那么累呀?要知道,30年前,上海人口才1300多万,如今已翻了将近一倍。而愿意拖家带口去大城市打拼的,大多也是勤劳勇敢的家庭,孩子念书普遍上进。以前靠小聪明就能通过中考的孩子,现在得稍微努力一下了,一不留神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了(上海普高录取率52%)。

人口原因是一方面,但归根结底,是时代不同了。

具体哪儿不同了?最明显的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以老人为例,前些年,老人还会批评年轻人不要总抱着手机,说玩物丧志。可近几年,随着小米、华为等性价比高的智能手机替代了老人机,几乎不再听到老人们的抱怨,因为他们也每天捧着手机……嗯,真香。

以前老人总说电视上的新闻,现在微信群里日常打卡聊养生;以前老人们8点就准备洗洗睡了,现在11点还在麻将、斗地主、消消乐玩不歇;以前老人会削好苹果等你回家,现在只顾刷抖音、快手;以前老人会觉得app应用好难,现在不但学会微信抢红包,甚至连美颜和买菜都学会了。不经意间,老人们也融为了地铁里的低头族。阅历丰富的老人面对手机都尚且如此,还指望孩子在诱惑下自拔?

我们小时候,互联网尚未普及,放学后满大街疯玩,过家家、捉迷藏、跳皮筋、玩弹珠……童年简单而开心。因为诱惑少,过去的孩子自觉性普遍很高,基本不用父母监督就能按时完成作业。课业竞争压力也不大,即使有补课,那也是一小撮差生的事儿。现在的孩子,每家的电脑、手机、ipad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学习也都是寓教于乐的app,枯燥不动的书本根本提不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再看看环境的影响力。在学校,同学们都在讨论电视里的明星、手机里的游戏。还记得刚接触电脑时的自己吗?“网海冲浪”既新鲜又神秘。在家里,家长一回到家也在玩手机看电视,即便盯着孩子做作业,自己仍不放下手机,美其名曰“在工作”,一会儿又传出一声“Timi~”。这能静下心来学习?做家长的要生在这个年代,大多也得作业做到凌晨。

家长的一举一动,时刻都在影响孩子,你是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书香门第的父母,孩子也会爱上看书;习惯早起晨跑的家长,孩子也会跟着一起锻炼;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的家长,孩子也习惯整齐划一。而更多家长,花大价钱给孩子上补习班,每天凶孩子盯作业,吼累了就在一旁打会儿游戏,还指望孩子对学习上心。育儿先育己,鸡娃先自鸡……有些家长自己做不到,仍强求孩子做到,自己学习时吊儿郎当,工作中得过且过,却要孩子成为人中之龙。要明白,父母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

孩子小的时候,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父母站得高,孩子才能看得远。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才能引导孩子共同成长。父母的格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