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中国金融科技报告

2016-07-26 由 发布 阅读(990)

7月22日,2016中国财经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以演讲和对话的形势,与会人员深刻讨论了当下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如何发展的议题。其中某位金融科技(FinTech)企业的CEO畅想了中国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在最近几年承爆炸式的发展,用户量和市场规模都远超其他国家。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公司估值和资本市场都竭尽全力地推动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投资者对金融科技的反应也相当热烈。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行业规模已达到12万亿人民币,约合2.8万亿美元,其中在线支付业务的贡献最大(89.2%),资产管理(4.6%)和融资借贷(4.6%)并列第二。

麦肯锡将金融科技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作了4方面的总结。第一,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开放,和相对支持的监管政策。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央行就已经明确表示鼓励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线上理财。第二,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发展成熟,超过30%的中国人口正在使用在线支付。第三,普惠金融的潜在用户数量庞大,传统的金融业慢慢用积极的心态接受金融科技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第四,传统银行业正积极尝试探索,投资以数字创新服务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领域。

但麦肯锡预计中国金融科技的高增速将不可避免的放缓,在监管制度愈发成熟,企业合并重组动作愈发频繁的背景下,对新兴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麦肯锡的另一份报告《Disruption and connection: Cracking the myths of China Internet finance intervention》中提出金融科技公司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才能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得以存活乃至脱颖而出,这要求金融科技行业不仅要认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还要对竞争者的情况了如指掌。

许多人都想从中国的金融科技中分一杯羹,麦肯锡公司对三种突出的类型做出了归纳总结。

第一种是网络攻击者,或称外来入侵者。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数字化竞争模式,几家已经具有完备且多样化从业资质的在线金融公司主导着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不同公司的核心业务与目标团队不尽相同。比如阿里巴巴利用电子商务作为其金融霸业的基石,首先占领了在线支付市场,再进军资产管理,以个体和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而腾讯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跳过微信平台,建立一个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网络,挖掘数量庞大的用户群。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入侵者”给金融科技行业带去新颖的创新思想,提供贴近中国投资者的理财产品,更注重消费者体验。

第二种是传统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也正积极向金融科技领域进军,他们不想成为金融科技的见证者,而是更想成为金融科技的参与者。但受制于严格的严管制度和相对保守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与那些互联网“入侵者”们相比更容易成为金融科技浪潮的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平安保险集团投资了一系列战略性金融科技业务。另外,许多大的商业银行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当然,传统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更为全面的产品线、更专业的风险管控和数量庞大的分支机构。

第三种是非金融公司。这一类公司指的是那些没有金融理财或是互联网经验的公司。比如一些国内的家电零售行业和房地产集团,根据原有的消费者信息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这些公司给银行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商业银行正因此担心核心客户流失。

麦肯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会因为整合与合并而进入“混战状态”。届时有关部很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指导,行业的发展也会更有序。麦肯锡预测在未来五年中,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会释放六种发展信息。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必须有高效且果断的决断力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全球金融科技行业蓬勃发展时抢占先机。

一、移动支付与资产管理

在线支付是金融科技行业最为主要的业务,在短期内的增速不会放缓。这种通过智能手机的线上线下支付已经成为众多金融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与手机制造商合作也开始抢占手机通讯费的在线支付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随着中国投资者的资产净值越来越高,他们对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依托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在线理财行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二、中小企业

中国的经济正寻求由投资者与消费者带动增长的模式,这就要求中国家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要不断增加。而中国的年轻一代更有创新心态,对在线个人理财产品的接受度更高,并且对风险的承受能也也比老一辈更强。事实上,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投资者能在远程客户端做出快速的投资决策,对在线理财产品的发展非常有利,包括信用卡和借贷业务。此外,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尽管中小企业对中国的GDP(80%)和就业率(60%)贡献颇多,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常常受制于资金短缺。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银行越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收益低成本的新兴金融科技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三、B2B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在未来五年内,银行的收入大多数还是来源于企业,B2B的产业价值链也会面临创新和机遇。中国企业的需求不再单单是简单的借贷,诸如银行交易和资产管理的需求正与日俱增。在银行交易业务中,金融科技能提供高效的金融方案供应链和数字化的现金管理系统,向大公司提供融资。在资产管理方面,金融科技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提供高效的个性化私人订制理财产品。此外互联网金融科技对市场营销和拓展客户的贡献也非常大。

四、云信息

金融科技的“云服务”能让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分析数据。其中,成本效益是它最大的优势,客户用最小的成本,通过互联网就能获取所需信息。许多IT公司例如华为,已经有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麦肯锡相信互联网的云端信息平台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低廉,灵活的信息服务。

五、大数据运用

大数据让金融机构收集并分析客户信息,预判客户的投资行为,通过个性化的营销经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服务。在风险管控方面,大数据结合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通过先进的分析模型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投资特点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理财机构更外各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六、颠覆性技术

起源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是“颠覆性技术”的代表,在金融科技行业越来越受重视。区块链以安全、透明、不可更改著称,比数字货币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一旦与智能合同(smart contracts)相结合,区块链或能自动处理数码证券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此外,保险行业也是区块链发展的新机遇。

上述建议是麦肯锡结合了中国金融科技市场的风险、市场不确定性和挑战等因素得出的结果。其中还包括了对非理性投资者、产品缺陷、甚至是欺诈活动的考量。投资者应该时刻专注隐含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另外,监管层未来很可能对金融科技加大监管力度也应该概率在内。

麦肯锡的研究人员相信,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不可避免的遭遇激烈竞争以及重组合并,企业凭借各自的表现优胜劣汰。无论这些公司从事金融科技行业的哪个领域,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型,金融科技的从业者只有不断创新进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