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金融科技监管项目出炉

2020-06-03 由 发布 阅读(966)

6月2日,央行正式披露第二批拟进入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应用名单,这批名单含11个应用项目:5G+智能银行、“一路行”移动端终端理赔产品、天翼智能风险监控产品、普惠小微企业贷服务、多方数据学习“政融通”、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金融服务项目、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等。

第二批受金融科技监管的11个应用首次把保险机构纳入其中,还批准科技公司直接申请。第二批金融科技监管应用已从“事前入箱”推进到“事中检测”,基础的监测指标体系已经搭建起来。

这11个金融科技监管应用比起第一批进入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项目,在科技应用上更具有突破性,体现了机构的创新或审慎技术的运用。正是因为这批项目对科技有更深入的应用,金融科技监管的力度也更大,持续关注它们在行业发展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让这些技术运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认可。

第二批金融科技监管应用在业务范围和申报主体上都更加惠民利企、开放包容。业务上覆盖了金融、非银行支付、保险等领域,申报主体上支持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像拉卡拉支付和天翼电子商务这些科技公司,都可以直接申请项目,涉及到金融服务则由持牌的金融机构来提供。

这11个金融科技监管应用由于更注重“抗疫基因”而备受关注,例如工行、建行、中国人寿正在创新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正切合了疫情这个大环境。其中,“一路行”、“政融通”和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eKYC)尤其突出。

“一路行”在第二批金融科技监管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了银行科技,将保险科技纳入其中;“政融通”在保护个人隐私和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融合多种科技进行联合建模,为金融机构提供风控产品;而eKYC则在区块链不可更改、时间戳、多方验证等优势的加持下,可以成为所有金融系统共同维护、共同使用的基础金融设施。

尽管进入金融科技监管名单的项目都经过精挑细选,但是仍存在创新价值和实际落地争议。尤其是eKYC项目的企业数据隐私问题,在实际中企业可能会担心数据泄露的风险问题,而不愿意共享自己的数据。这11个纳入金融科技监管的项目未来能否落到实处,还得持续关注。

在推进金融科技监管的工作上,北京暂时领跑,全国各地也在争先恐后地进行试点工作,例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而北京的实践经验给其他试点城市验证了央行顶层设计的可行性,为后发城市排雷。当前,北京的金融科技监管工作不断加速,从“事前入箱”到“事中监测”,接下来的发展需要更多地关注到“事中监测”和“事后出箱”这两套机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