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驰PB快速交易平台是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打造的综合交易平台,提供完整的产品账户基础数据管理;完善的交易合规风控能力;多账户、多股、篮子等投资方式;智能算法辅助交易,以及定制化量化API接口。
东吴金融科技量化投资研究服务平台基于金融大数据的分析研究, 为私募基金及专业投资者提供量化投研服务。并基于自有技术的PB系统和高速行情提供程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为量化投资提供从投研到交易的一站式服务。
是东吴金融科技基于本币市场逐渐繁荣,市场交易成员交易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以及金融市场的IT环境与技术渐渐成熟的双重背景下所开发出的一套集交易、行情、量化、风控、回测等功能的集成系统。
东吴金融科技资金交易系统支持金融机构各项投资业务的开展,包括前台交易审批流程发起、中台投资限额、交易对手控制风控,后台对账、清算、核算及记账、资金分析的各个业务环节,建立全流程电子化投资体系,满足监管部门对投资业务的监管要求。
包含投融资项目信息管理、客户工作管理、业绩绩效联动服务等功能,为金融机构提供账户,资金,资产,支付,交易,清算全链路核心解决方案。
股权激励系统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一站式股权激励计划服务。支持不同公司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出专属的激励方案;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有效实施股权分配;支持税费管理,及时缴纳。
东吴金融科技独立合规风控系统提供实时高效的风险控制,覆盖投资执行全过程,让投资决策和交易执行更安全、可靠、高效。
帮助证券公司开发出具备独立特色的行情交易产品。对接沪深交易所level1及level2行情接入,外接多路第三方资讯商,对接主流证券交易柜台,提供高可用低延时的行情资讯及定制化衍生指标数据,主流柜台高速报单,金融市场分类资讯等内容的全套证券核心交易解决方案。
对机构投资者和大资金量合格投资者来说,为了减少大单交易成本,隐蔽自己的交易行为,都需要一个更加智能算法交易系统支撑。
提供完整的证券行情端到端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行情接入,行情转码,行情分发等功能。帮助传统证券公司改善需要依靠多套方案叠加才能实现B端+C端行情服务需求的现状。
针对私募机构的运营特点,提供一站式符合新合规需求的管理平台,提供私募客户完整的投资者信息管理和适当性管理,产品信息发布、产品投资管理等核心运营管理功能,并依靠专业的律师团队,及时解读监管政策并调整系统合规。
在即将过去的第三季度,“网下打新”一词无疑是A股市场当之无愧的“网红”。由于打新的收益提高,整个三季度,对于C类投资者(个人、私募)来说,截止9月中旬,C类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的询价数量曾创下43天激增16379人的记录,总数接近2.5万人,是机构投资者的13倍;而A类投资者(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参与网下打新的门槛不断趋高,从之前的5000万人民币提升到了6000万。
对于6000万这一数字,有业内人士称,此前,沪深两大交易所规定的参与网下打新的门槛都是1000万人民币,但由于参与网下打新的机构不断增多,相应的门槛也有所提到。近期,有部分承销商提出在深交所与上交所持仓个股的门槛要分别达到3000万元,才能参与网下打新。这也就是说,A类投资者在两市的市值要合计达到6000万人民币,才能参与到新股配售。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步入三季度以来,参与网下打新的门槛不断提高。原先,只有大约一半的个股提高了门槛,现在有超过3/4的新股都提高了门槛,并且市值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有分析人士称,提高网下打新的门槛可能不仅仅是这一时期的趋势,今后承销商提高网下打新市值门槛很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网下打新门槛的提高对基金的运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些持仓量较小的客户会被挤出,从而提高了中签率。另一方面,网下打新门槛的提高推高了基金仓位,由此投资风险加大。
此外,C类投资者激增正映射着新股定价格局的改变。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新股询价的话语权方面,都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比如,新股报价不再是机构投资者享有的特权,合格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到新股报价与申购的过程中去。
在今年成功发行的121只新股中,在询价阶段共产生229435个报价以及对应申购。其中,64206个报价来自于个人投资者,占全部报价的27.98%。随着个人投资者不断涌入,以往机构投资者定价新股的市场有望得到改变,有将近3成的定价话语权已经掌握在了个人投资者手中,过去那种“机构定价,散户买单”的局势正在悄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