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场小故事,写给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你

2020-04-01 由 发布 阅读(1758)

引言

如今财经评论领域热闹非凡、蒸蒸日上,各路大佬纷纷下场,一时间风生水起,这些评论都很棒,带大家窥到了金融江湖的快意恩仇、资本市场的刀光剑影,津津有味、开阔视野。宏大故事是很赞,但不要拿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最近听说好多小伙伴想进金融业,是大家本来就想进,还是看了各路文章之后跃跃欲试?应该不会读过《天龙八部》就想起闯荡江湖跟乔峰对线吧?这么多人想投身金融,一定是大家对这个行业有什么误解,所以今天不讲大故事,只分享一些小故事。错了,没有故事,都是事故,是经历社会毒打后吐出来的一口老血。金融业是人性的试炼场,也是一口大染缸,别急着跳进来,先带你们往里边瞅一瞅,感受一下。为了不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你要问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只能告诉你,这都是发生在魔幻世界的事。

故事一《脸皮薄 业绩少 脸皮厚 混的久》

首先,先问你:你要脸吗?你要是一个特要脸的人,在这个行业混,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只是难度太高了。先不说银行高大上的总行、券商总部那些,我们从接地气的说起。大部分人进入金融行业,其实都在分支机构,银行的分支行、券商营业部、保险分公司等等,越是基层,要脸的这个属性给你职业道路带来的困难就越大。举一个正面例子,有一位前辈,当年刚升支行长,支行最大的任务就是搞存款,搞存款要是能帮上大企业那是最好的。这位支行长也是有胆量,没人介绍,就直接去了某个大国企。骗过了看门大爷,敲开了老总的办公室门,人家老总一愣“你是谁呀?”,他说“你不认识我,自我介绍一下……”,还没说一分钟,连坐都没坐下,水都没给喝一口,人家老总说“我明白了,但是这样,我现在要开个会,开完会我要马上去机场坐飞机去北京有事,咱们下次再聊”。但人家老总也没说下次约什么时间,其实就是不想再见你,就这样,老总转身就走了。要是这事搁我们身上,只能悻悻离开了,有什么办法呢?但这位支行长大哥不一样,老总走了后,他去跟门口老总的秘书唠了起来,一来二去得知,这老总确实晚一点要去北京,最牛的是,他把人家航班的时间给问出来了。紧接着他马上订了一张去北京的机票,时间比老总那个航班还早一点,他还拜托了在北京的朋友开车去机场等他。他下飞机之后,也没出机场,就在出口守着。过不大会,那老总的航班降落了,老总一走出来看到他,一时发蒙,“你…你…咱俩刚刚…”,然后这支行长他笑呵呵的迎上去,说“领导您去哪?我有车送你”,这位老总说“我自己有车接”,他又说“那咱俩坐一辆车行不行?也不额外耽误您时间”。这老总就觉得真挺有意思,行吧那一块走吧!就这样,获得了一个多小时跟这位老总推销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成功打动了客户。现在来问你,如果一个自尊心特强特要脸的人,这一套操作能做出来吗?当年他们行里开年终会,这位支行长业绩出色,被邀请上台分享经验。他倒也实在,说“要真有什么经验的话,就三个字‘不要脸’”。

当初听他这段经历,是当个段子听的,但是在金融圈子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出这位大哥说的“不要脸”三个字,还真是至简至深的道理。但也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你能做到吗?我这里说的‘不要脸’完全是一个中性词,刚刚说的也是只一个正面案例。如果有的人把这份“不要脸”用在恶心别人和相互斗争上,那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氛围?如果你不幸遇到了这样的环境,能坚持多久?金融是一个离钱特别近的行业,离钱近,人性的不堪就暴露的越多,很多不堪的故事没法和大家说,比电视剧精彩多了。

故事二《锅从天上来 掉谁头上谁都甩》

接下来第二个故事,你是一个愿意扛事的人吗?你愿意经常背负巨大压力吗?刚入行的时候做了一单业务,做业务的朋友知道,吵架骂娘都是常事,一般也不会放在心上。但那一次,对方很过分,多么恶毒的语言,多么恶心的威胁都来了,已经突破行业规矩和底线了,你们想啊,大概是什么样的东西,很严重。

那时候我也比较年轻,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但我当时做了一个选择,没有把这件事跟任何人说,包括我上面的领导和我的团队。我当时的领导是一个很体恤下属,重情义的人,如果这事告诉他,他肯定跟我说,这单业务咱不干了,爱谁谁,咱不受这个了!那我当时为什么没有跟任何人说呢?不是为了业绩,我当时不需要扛业绩,而是因为,第一,这个业务经我判断,如果没有发生那些恶心的事,还是有余地继续做的。第二,当时要是跟团队说了,影响大家士气。第三,最重要的是,要是跟我的领导说了,就等于把皮球踢给了他,把责任甩给了他,把他架在了道德高地上。他将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放弃一笔业务,要么让下属冒风险还受气。

一个明智的领导往往看的比较远,一笔业务不重要,市场上业务有的是,但团队的人心不能散,下属在事业上追随自己,不能伤了兄弟们的感情。所以按照他的性格,如果他知道这件事,不管当时心中想不想继续做这单业务,他肯定会放弃,也不会让我去继续忍受这种辱骂和威胁。所以对我来说,当时放弃是一个更优的选择,收入不会有影响,自己还轻松了。可是朋友们,卸下压力容易,放弃会很轻松,但扛下来不容易,而我当时选择了后者,最终我还是把业务顺利完成了。而事后证明,那一单业务,对我们的团队至关重要,而我当年就升职了。

那件事后,合作的对方也向我道歉了,但我后来再也没有跟他做过业务。当然这点事我现在来看根本不算事了,但对于当时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印象还是很深的。锅谁都会甩,甩了也没人怨你,但如果你扛住了,可能会更强。

故事三《舍不着孩子 套不着狼》

你愿意为你的工作付出多少钱?工作不都是为了赚钱么,怎么还有掏钱的?有一位金融产品销售总监。他曾经向客户推荐了一款私募产品,可是这个产品运作的时候业绩不理想,跌破净值跌了好多,客户很生气,又急着用钱,想要赎回,可是那个产品还在封闭期,不能赎回。一边客户很愤怒,要去闹,另一边这个基金也很委屈,刚刚创业搞了个产品,又遇到行情不好,要是客户去闹,出了点什么问题,这产品可能就彻底砸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这位销售总监做出了一个惊人操作,这个私募产品在封闭期不能赎回,但是可以转让份额。他把自己家里所有的存款都拿了出来,把客户持有的份额给买下了,而且还是按募集时候的评价接手的。就等于客户成功在封闭期收回了成本没赔钱,而他接盘时起手就先亏了一部分。这操作相当于什么呢?假如你从开发商那买了一套200万的房子,没几天房价跌了,跌到了150万,你着急卖但又卖不出去,你很不爽你要去闹。就在这时,当初卖你房子的那位售楼先生跟你说,“您别着急,我买您这房子,而且还是按照200万买”。你说这操作服不服?

后来这个私募产品表现没有令人失望,又涨了回来。最终他这一手操作,不光给自己挣了钱,一边获得了一位超级感谢他的客户,这个人从此成了他最忠实的客户之一;另一边这家刚刚创业的基金也十分敬佩和感激他,成为了长久的合作伙伴。现如今,这家基金是市场上的明星基金了,在各大排行榜上都有他们的名字。要是你,你有这魄力吗?

故事四《工作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若为扇贝故 隔壁老王笑》

你愿意为你的这份工作冒生命危险吗?我们的大A股一直很魔幻。比如獐子岛的事件大家都听说过吧?很奇葩的一家公司,做水产品养殖。好几次说扇贝跑路了,扇贝饿死了,反正扇贝各种花式死亡。其实在好多年前,最早一次扇贝跑路的时候,就向一个研究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员朋友讨教过。像这样一类水产品养殖的公司,研究员也经常会去现场研究调查,这种重大的存货异常,有没有可能提前发现呢?他眼中饱含着一种无奈的申请和我说,兄弟,不敢呀!我当时一惊,什么!朗朗乾坤,还有人敢威胁你们不成?他说这倒不是,没有没有。我们去调研,各家上市公司都很欢迎,都非常客气,希望能向资本市场展示自己的实力嘛!你要是想看现场存货呢?没问题,带你去。你说你去看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车间、仓库什么的,一目了然,农作物也还好说,就在那大储藏罐里对着或者在山上种着,能不能数清楚是一回事,但起码肉眼可见。可是海水养殖的存货就有点麻烦了,你要是想去看,人家也配合,会开着小船,带你到海里去,给你一套很重的潜水服,说请您下去,清点一下吧!你想想此情此景,你漂在大海中间的一艘小船上,要穿上沉重的潜水服,深入到黑漆漆的水下几米。你从没经过专业的潜水训练,想想远方的妻儿,想了想还没还完的房贷,又想了想隔壁的老王,思前想后,心中默念,工作而已,没必要拿命去拼,算了算了。然后你转头对工作人员说,不必了,咱就在船上看看吧。同样的,还有煤矿。几百米深的矿井,也不是所有研究院都敢下的,这都是人之常情,

总结

宏大的资本故事当然好,能给我们更多看世界的角度,但这不应该是你们的生活指导手册。相比于宏大故事,以上分享的几个小故事、小感悟可能更靠近现实中大家能接触到的金融业。人们总习惯站在上帝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读历史都是帝王将相、运筹帷幄,看世界也是各种宏观格局,但面对眼前职业道路和现实生活,我们还要务实。金融行业很庞大很复杂,不光有金字塔尖的一批人,更有在每个不同岗位上,人性与欲望交织的故事。我们的经验一定是一叶障目,或有偏见,只是希望给大家看到这个行业不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