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解读

2021-05-11 由 发布 阅读(1481)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不,是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公布,由于此次普查采用电子化手段登记,数据较以往会更精准。让我们来看下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人口增速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较之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总人口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共增长了5.38%,年平均增长率0.53%,与2010年六普和2000年五普的增速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若不以10年为限,相信近几年的增长率会更低一点。

家庭户

家庭户平均人口2.62人,相较2010年的3.1人减少了0.48人。意味着很多家庭已不满足“三口之家”的标配,主要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异地打工独居,生育意愿下降等原因造成。

男女比例

男女性别比例整体为105.07,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然而,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看来性别失调依然会成为未来人口结构待改善问题。

老龄化

60岁以上人口为18.7%,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5.44%,此消彼长,15-59岁的中生代人口降幅达到6.79%,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值得一提的是0-14岁的少儿人口在生育政策放开后有所改善,提高了1.35%。

受教育

受教育程度较第六次人口普查有显著上升,大学(含大专)及以上人口达到15.45%,若从高中(含中专)及以上起算,则达到30.5%。那么反推,高中文化程度以下人群占近7成。

城镇化

城镇人口占63.89%,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提升14.21%。依托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落地,进一步推动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集聚。

人口红利

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劳动力红利和消费红利。

劳动力红利,在发展初期,劳动力多而且很便宜,生产成本低利润高,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至今,依仗着劳动力红利,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直至2010年后,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劳资纠纷映入大众视野。富士康跳楼事件、大厂的996以及007、职场的各种PUA和压榨等等维权事件,慢慢唤醒了打工人的打工魂,用人成本才开始逐步提高。即便如此,和欧美相比人工成本仍很低,而且人口基数仍然碾压,只是人口结构老龄化了,但从此次普查的结果看,我国依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存在。

消费红利,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要花钱的,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需求,人口越多,消费力就越强,不但贡献了GDP,还促进了经济循环,进一步加速了生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但人口多而且人口结构还年轻,各行各业都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格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消费需求偏移至医疗、养老等行业,是压力也是一次重塑的机会。另外,消费红利还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试错的土壤,未经济模式创新转型提供了试验田。

生育率和死亡率

新生儿多,未来劳动力就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老人抚养负担越低,女性更易参加工作,经济产出能力就能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便是依托于此。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覆盖了一代人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生育率仅1.1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2016年至2019年更是持续下降,从1786万下降到1465万。

新生人口大幅减少,总人口仍然在上升,那证明,中国的死亡率也在大幅下降,人口平均寿命每年都在提升,2020年将近77岁,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也导致了一个事实,年轻劳动力在减少,所需赡养的老人在增加,社会抚养比快速增长。按此规律发展,到2050年,大批现在的中青年老去,要依靠目前不断减少的新生儿抚养,人口结构会出现少数人抚养多数人的“倒金字塔”结构,也会造成养老金危机。

而新生儿男女比例的失调再一次印证了“重男轻女”思想的普遍,男权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适龄女性日常恐婚,扶摇直上的离婚率不是一纸“离婚冷静期”就能平息的。在全面放开生育之前,显然有更多功课值得社会各界去推进。

人口与经济转型

国家经济的增长,通常依赖三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在不同的阶段和条件下,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但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无一例外,都要经历从依靠劳动到依靠资本,最后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国自加入WTO凭借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的低廉劳动成本,逐步成为世界工厂。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转向依靠资本发展经济的模式。如今进入第三阶段,经济发展无法通过劳动和资本来获得稳定增长,必须转到技术创新上来。然而,技术的创新,非立竿见影,需要沉淀和积累。这也是美国对中国芯片等技术遏制的根本原因。同时,技术创新也需要人口的支撑,生育率不能大幅下降,如果不能改观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的观念,那技术转型可能就要谋求他法了。

发达国家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问题时会采取哪些方法呢?一是资本扩张,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来匹配过量资本,二是放开移民,调整人口结构到正常水平。其实,在4月发布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方针:重视投资,扩大中西部投资(扩大内需);机器换人(产业升级);扩大亚非拉投资,资本换劳动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