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的前景与挑战

2016-09-22 由 发布 阅读(880)

第十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昨日在上海举行,包括证监会、基金业协会、证券期货交易所在内的多家境内外机构参加了此次论坛。所谓的指数基金,是一种以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的被动型基金,投资目标为获取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自去年下半年A股市场遭遇了一系列反常波动之后,我国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发展形势就受到了严重影响:发展势头受到明显遏制、发行数量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仅有11只指数化投资产品发行,其中包括2只QDII产品,所募集总金额为57亿,不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集金额都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截止6月底,指数化投资产品的总资产规模下降到了5082亿人民币,半年环比下降8.3%,同比下降41.6%。

但是进入下半年以来,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发行量有所上升。自7月份至今,正式发行并且成立的指数化投资产品已有10只,共募集金额208亿人民币,短短两个多月,总募集金额就达到了今年上半年总金额的3.7倍;此外,还有4只指数化投资产品正处在发行过程中。这体现了指数化投资产品自身的发展力量,也反应了机构对指数化投资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有业内人士预计,指数化投资产品将逐步回归到稳定的发展轨迹,将继续在资产管理领域处于重要地位。

6月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FOF基金指引》),在国内机构中引发了一阵投资FOF基金的浪潮,加之深港通的即将推出,是此番指数化投资产品“起死回生”的原因之一。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吴孝勇此前表示,在《FOF基金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完成之后,将于近期正式实施发布。FOF基金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拓展基金发展空间,还能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能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以及投资门槛,使金融机构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的经验,像指数化投资产品这样的被动型工具,极有可能成为FOF基金重要的配置工具。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此次论坛上将国内与国外的指数化投资做了一番比较。目前,国内的指数化投资仅占整个市场的5%;与美国市场不同,美国的公募基金由于养老金政策的支持而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被动化投资在这十年来已经成为养老金投资中的主流。与国外的一些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相比,我国的ETF基金无论是在做市机制、套利还是流动性供给等发面都还存在加大差距;但随着中长期资金不断涌入市场,未来,低费率的被动投资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前景。

当然,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指数化投资在迎来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完善市场机制的挑战。如何使指数化投资更加迎合投资者的需求、如何有效地保证每位投资者的利益是基金公司必须思考、也必须解决的问题。钟蓉萨指出:“近期,国企改革指数与绿色环保指数都备受市场追喷。”同时她还提到:“现在,国内指数化投资多以追踪股票市场为主,未来,基于债券型的指数产品有望得到更多创新的投资机会。”

不少监管部门与市场机构都认为,指数化投资是一种相当高效的资产配置工具,在完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国内市场中的指数化投资必将随着养老金市场化以及对长线资金保值需求的不断加强,而迎来广阔的投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