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市公司,我又改名字了”

2018-07-19 由 发布 阅读(995)

越喜欢改名字的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概率会越大。

名字作为一个品牌标识,是客户第一眼就认准的。当前市场各种山寨产品“特伦特”“七个核桃”等正说明名字的影响力。那么许多公司为什么热衷于改名字呢?让我们剖析一下。

1)顺应时代潮流。

听着大而空实际情况便是如此。择重避轻,加上“互联网”,“创新”等热门词汇,迎合炒作热潮,挖空心思给客户产生后起之秀前途无量的错觉。而一旦名字成形,便容易打着紧跟国家政府号召的名义进行营销。

2)进入全新而又不具备条件的行业。

试图通过改名来进入新领域取得成功的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些公司的思维固化。统计显示,目前有3600家上市公司,金融类上市公司也就是100家左右,而进金融类1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每年贡献的净利润要占整个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0%以上。许多公司随波逐流,短视主义,想效仿他人成就来转型。但在传统思维的驱使下,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3)蹭热度。

比如上市公司麦当劳改名金拱门,很多群众并不知道这一改变是因为中国方面的股东变更,于是造成了一波话题量。麦当劳并非刻意炒作,改名后从产品到服务依旧得到顾客认同。但一些歪脑筋的企业家看到了吸引市场眼球的商机后尝试通过改名扩大知名度,甚至借改名为由掩饰自己企业的失误。“因为忙着操办改名,近期对产品有些疏忽。改头换面,我们已踏上新的征程。”

许多制度出现了一定问题:

1.IPO制度变成了一种奖励制度。

很多专家开玩笑说,现在的IPO不是一种雪中送炭制度反而变成了一种奖励制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比喻呢?

近期的“上市潮”便是最好的解答。许多“独角兽”或是一些经营可观的公司急于上市融资,其目的是提高身价,还是吸取资金研发,或是真的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以往上市是为了发展,现今很多公司上市后问题层出不穷。并没做好充足准备便匆忙上市,“IPO制度”的缺陷正不断浮出水面。

2.并购重组很大一部分是在做市值管理。

现在某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存在不当重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在做资产证券化,或者是在做所谓的市值管理,甚至是在花钱买利润,顶着“稳定”的大伞在风雨中支撑自己往前走。这种行为使得并购重组便失去其本来目的,而成为某些公司创造光鲜亮丽外壳的工具。更有甚者资金来源不明,并购后长时间销声匿迹,其背后的内幕交易与违法操作严重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

3.员工持股制度不再是为了激励。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够成熟健全,也没有完备的股权法律体系对股权激励进行监管。许多公司表面上用股票期权激励员工但背后花样众多,不断地钻法律空子。更有老板鼓励员工购买自家股票再乘机减持套现。上市公司若果真如此套路,恐怕会搬石砸脚。

不排除有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做所谓投资,赚快钱。

前不久上市公司云飞扬负债80多亿,老板苏阳将手中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所有股票进行了质押,面临强制平仓的危机。

如今也不乏大股东深谙股权质押,熟练程度不亚于洗菜做饭。不仅通过财务杠杆做大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更可以空手套白狼,几年间资产便足以翻倍。无论是何种情况,很多场合下的股权质押坑大水深。上市公司股东接二连三的股权质押,势必会引起旁人的关注。

总之上市不是目的而是动力。上市公司的小动作太多免不了被大众质疑,被媒体无中生有想自己心里也不会舒服。希望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能诚信经营诚恳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