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私募FOF管理模式

2016-10-07 由 发布 阅读(1233)

截止今年4月底,我国证券投资类私募FOF的总规模约为527亿人名币。私募FOF的爆发契机源于去年的股灾,在经历了股灾之后,一些获客能力较强但投资能力平平的机构纷纷大力开发私募FOF,去年年底一度出现了一波私募FOF路演、发售的小高潮。

私募FOF的种类繁多:股票型FOF投资的是多只股票型基金;债券型FOF投资多只债券基金;配置型FOF通过配置股票策略、债券策略、以及期货策略等以达到大类资产配置的目的;还有期货投资基金;组合基金等。

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私募证券投资中心(CHFRC)所编制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综合指数(CHFRC综合指数)得出的结论来看,私募FOF从2014年初到2016年6月的累计收益率为47.33%,优于CHFRC私募总指数的42.42%以及沪深300指数的35.36%,但与中证指数的59.92%相比略逊一筹。

国内的FOF基金与海外市场相比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在管理模式上,无论是公募FOF还是私募FOF,与海外市场相比都存在差异。拿美国市场举例,美国的FOF基金管理模式主要可分为五种:内部管理人与内部基金、内部管理人与全市场基金、第三方管理人与内部基金、第三方管理人与全市场基金、以及全外包的模式。

而国内的FOF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内部FOF+内部管理人”、“外部FOF+内部管理人”两种组合方式。对于内部私募FOF基金而言,管理人就是机构本身。此类私募FOF基金的质量可以根据机构本身的实力来进行预判,机构本身的实力评判标准可以从过往业绩预风控能力两大水平来判断。如果该私募FOF的发行机构整体业绩尚佳,那么,投资者则应该关心该私募FOF的投向是否是该机构旗下几只表现平平的产品。因为这种行为美其名曰“分散投资”,实际上则是机构为了旗下产品“打肿脸充胖子”。此外,如果同质化的投资标的太过集中也起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外部私募FOF占据了市场很大的一部分。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FOF母基金对子基金的具体投资品种没有直接的决策权,所以母基金把关注的重心大部分都放在了子基金的收益能力与风控能力上;此外,FOF母基金对子基金的选取还涉及到了研究团队、基金经理等方面的考量。量化到具体的指标包括,FOF所配置的资产相关性要小于等于0.6、FOF管理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要高于51%、FOF投资经理的从业年限大于两年,历史业绩周回撤率低于10%、开放频率小于三个月等等。此外,FOF子基金的投资顾问历史周回撤率不能超过8%、子基金投资顾问需要拥有三年以上的投资经验、子基金的投资顾问需要至少被一家券商列入白名单。

我国的FOF基金市场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从2005年第一只FOF出现至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FOF基金已经成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私募FOF的资产管理总规模已经占据了全国FOF基金市场一半。私募FOF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出了行业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行业缺少统一标准、缺少“真才实学”的机构、缺少理性成熟的投资者等。

尽管私募FOF在国内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私募FOF有着天然优势,使得私募FOF的发展正趋于成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优势主要有三点,首先,私募FOF的管理人一般单独设立,与所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没有利益冲突;其次,私募基金策略种类多样,风险收益特征各不相同;第三,随我我国居民财富的积累,有万亿量级的投资正在寻找更好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