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去产能”为“去杠杆”创造条件

2016-09-17 由 发布 阅读(849)

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的两大核心分别为“去产能”与“去杠杆”两方面,作为当前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两者之间的政策如何协调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9月7日,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中国银行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在“2016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中阐述了“去产能”与“去杠杆”之间的政策协调问题。他表示:当前经济改革的总体逻辑应该先把杠杆撑住,通过加快“去产能”为“去杠杆”创造更多条件。

针对中国目前的金融风险,曹远征指出,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增长、影子银行问题频出、以及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国内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3年开始上升,目前上升到了1.7%。而目前的银行资产中,房地产占到了22%,加上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影响的叠加,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发生次贷危机。对此,曹远征表示,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时住房贷款为零首付,而中国贷款为30%。由于中国的房价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下降30%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银行不太可能面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而对于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曹远征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根据今年3月财政部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政府债务约占GDP的40%。根据欧盟的标准,一国政府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曹远征表示目前全世界只有我国能满足这一标准,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的政府债务问题虽然存在但并不严重。另外他还表示,要改善目前的政府债务问题可以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控制期限错配、以及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得以改善。

提到中国经济如何“去杠杆”的问题时,曹远征表示,今年年初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而“去产能”与“去杠杆”这两者之间的制度协调问题值得好好思量。由于我国产能过剩的部门大多数都是杠杆率极高的部门,所以“去产能”要以经济下行为代价,而“去杠杆”的代价则是金融风险的增加。这也就是说去产能很可能引发杠杆,如果“去产能”与“去杠杆”同步进行,这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将产生巨大冲击。

另外,“去产能”与“去杠杆”之间,还面临这样的矛盾:去产能让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而一旦商品价格上升,企业很可能将过剩的产能重新投入生产,这样一来商品价格又迎来下降。所以目前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撑住杠杆的同时加快去产能进程,进一步为去杠杆创造条件,而去产能的实质在于清除资产负债表中的“僵尸企业”,只有这样余下的产能才能实现盈利,只有企业的运营状况保持良好才能为“去杠杆”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