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思维读懂奥斯卡的归属

2020-02-20 由 发布 阅读(831)

奥斯卡落下帷幕,小金人各回各家,盛大颁奖礼上,华贵衣装之下,清清楚楚看到四个字:阶级矛盾。作为做金融的我们,聊电影实数跨界。但知识的乐趣就在融会贯通,从电影到金融,读懂奥斯卡的政治正确、感受一股席卷全球的浪潮。

一部电影的成功,自身努力固然重要,R级神作《小丑》,漫改艺术巅峰,杰昆▪菲尼克斯殿堂级演绎,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自身努力,但它最终却走向了癫狂和混乱。为什么这样一部与“文明”相背离,反社会又极具煽动性的电影能赢得全球票房和口碑赞誉?技术分析请看影视区,我们这里要做的是从荧幕抽离、从当下抽离,把视角拉远,把它放到时代背景去看。线索就在12年前的大洋彼岸。

这一切还要从上一个中国农历鼠年说起。2008年大洋彼岸一场狂风骤雨蓄势待发,那是一个华尔街在悬崖边蹦迪的故事。这一蹦蹦的资本主义村头尘土飞扬,崩碎了无数美国梦,也蹦出了21世纪历史的序章,没错,就是08金融危机。

假如用酒杯搭成金字塔形来代表美国的金融体系,一瓶可乐代表美联储和财政部,最上面一层的杯子是地产和金融业,中间一层是科技企业、高端制造服务业,最下面一层,普通企业和底层百姓。酒杯都一样大的情况下,正常货币供给自上顺流而下传导。如果最上面一层酒杯换成巨大的一个,地产和金融业膨胀了、泡沫了,那么同样一瓶可乐即使倒尽,都很难流到最下层,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底层百姓仇视华尔街,称他们为吸血鬼。最上面的杯子,装的就是大量的次级贷和巨量金融衍生品。危机爆发,美联储先出300亿,促成了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的并购,扶住了即将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紧接着政府又投了2000亿,救了房地美和房利美,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融资公司,直接把5万多亿美元的债务明确扛了下来。从上帝视角看,政府救市也是救所有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这一通操作,在百姓眼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放着为房贷苦苦挣扎的百姓不管,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华尔街?口诛笔伐随之踏来,人们对华尔街的憎恨被再次引爆,责骂和抗议汹涌澎湃。时任美国财长鲍尔森,本就华尔街出身,常被诟病跟资本暧昧不清,这一次更是被骂的狗血淋头。那年又正逢美国大选,事已至此,鲍尔森心一横,我要和华尔街划清界限,我再不背这骂名了。他想向市场宣布一个明确的信号,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自己做的自己扛,别让政府来买单。

再接下来,雷曼兄弟轰然倒塌,宣布破产,这次政府没有出手相救,但是其实根据资料来看,当时鲍尔森也做了很大努力,把华尔街几大银行按在桌子上,逼他们出钱救雷曼,奈何雷曼资产太烂,真的不好卖。英国巴莱克银行本都已经同意买下,可谁知最后英国监管部门不同意,理由是我们不想进口你们的金融毒瘤。总之,政府还是让雷曼破产了。这一举动显然为鲍尔森赢得了不少舆论支持,自由市场不能总护着吸血鬼,可马上资本变的恐慌,多米诺骨牌还是倒下了,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这个时候金融危机的大火已经蔓延到了几乎所有金融机构,另一位巨人摇摇欲坠。

华尔街投行在它面前都是弟弟,AIG世界最大保险集团。这样来解释,如果雷曼倒下是向华尔街扔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么AIG如果倒下,就是一颗核弹,对金融系统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它倒下后的连锁效应,基本可以从此宣告资本主义时代的终结。这时候的鲍尔森也顾不得舆论和选举了,救火要紧,否则他就是千古罪人,紧接着祭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再加上美联储超低利率的配合,从此水闸打开,巨量资金倾泻而出,挽救危机于悬崖边缘,但同时也开启了后续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序幕。美国百姓在那次危机中吃了不少苦头,失业率激增,很多人流离失所,人们开始愈加痛恨华尔街,而政府向华尔街放水的操作,令民众怒火之上再被浇油,拿着我们交的税给吸我们血的华尔街填窟窿?怎么能忍?愤恨情绪开始蔓延,阶级矛盾愈加尖锐。

紧接着第二年的欧债危机,同样的情绪也在欧洲爆发。美国的贫富差距从80年代就越来越大,而金融危机后,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又对贫富差距的扩大推波助澜。现在为止,已经达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水平,而阶级矛盾的土壤愈加肥沃,上面孕育的花朵就愈加扭曲狰狞,这种世界范围的阶级矛盾对精英的敌视和对权威的不信任,让一股潮流在世界迅猛抬头——民粹。

民粹,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概念。简单解释,民粹就是一种贫民主义,跟它对线的是精英主义。在民粹这一方面,如果百姓利益得不到保障,人们的预期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就会很快转向蔑视权威,仇视成功者。后来的一些事件就很有代表性,占领华尔街、黄马甲运动、英国脱欧、川普上台,在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逐渐压过了华尔街精英文化,成为了右翼崛起的垫脚石。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17年的报告中说,民粹主义在发达国家的人气,已经上升到了二战以来的最高点,上一次达到这么高也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他们认为如此强烈的民粹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这些年全世界都越来越感受到了民粹主义的影响,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民粹的土壤,贫穷和阶级矛盾问题。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三位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的经济学家,代表作《贫穷的本质》名噪一时。阶级矛盾和民粹主义如此深远的影响,对文化领域的冲击也开始体现。

终于回到电影《小丑》。小丑第一次开枪,面对的就是三个所谓金融精英,在韦恩投资公司工作,很明显与华尔街精英形象相对应。而在电影中,这几个所谓的金融精英,调戏女性,肆意殴打弱小,也是对民众心中华尔街精英形象的反应。表面光鲜,私底下却干着混蛋事和下流勾当,所以小丑开枪射出去的不光是子弹,也是底层群众对精英阶层的咆哮。小丑的悲惨命运,就是民风淳朴的哥谭市,社会生下了一个怪物,怪物又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精英阶层。最终电影在亦真亦幻的混乱、暴动和一片火海中接近尾声,也是民粹主义最极端的一种疯狂形态。所以到这里,《小丑》能在全世界掀起剧烈反响,背后的原因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小丑》把阶级矛盾粗暴的甩在了精英阶层脸上,并且给他们展示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结果。显然不论是奥斯卡还是我们普通观众,在倒吸一口凉气之余,都无法找到赞同这个结局的理由,因为《小丑》要的是推翻精英阶层。哪怕我对他们的悲惨命运再有共情,也不希望看到这样一幕,所以奥斯卡也只能在艺术角度认可它,对于影片的其它则绝口不提。政治正确是奥斯卡的传统艺能,阶级问题早已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话题,不能无视房间里的大象了。虽然不能认同《小丑》,但奥斯卡依然需要在阶级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寻找新的突破。就在这时,一部韩国电影横空出世,《寄生虫》,太对奥斯卡的胃口了。

《寄生虫》史无前例大满贯。电影本身质量实数过硬,公关和运营策略也功不可没,但最根本的还是它戳到了时代的痛点,而且戳的不深不浅,恰到好处,让时代痒痒的。首先它的视角恰到好处,《寄生虫》是一部关于阶级问题的电影没错,但具体是阶级的什么问题?它展示的是阶级压迫吗?富人一家傻白甜,一切举动大多出自常人心理,远谈不上压迫,那他展示的阶层固化吗?更不是,这不是一个穷人家无论如何艰苦奋斗,都脱离不了穷苦命运的故事。电影里有一种贯穿始终的穷人味,这穷人味散发出来的,不是单纯朴实,而是丑恶。电影中多次用蟑螂隐喻穷人,不择手段,挤压别人的生存空间为自己获利,把同类踩在脚底往上爬。这部名叫《寄生虫》的电影,我们看到的是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啃食,它最直接呈现的阶级问题,是底层互害。所以这部电影的视角,我把它总结为客观地呈现片面,用富人的善良片面和穷人的丑恶片面去对比,整体视角更靠近精英阶层。这个巧妙操作,也会让观众不自觉的用精英阶层的视角,去审视这部电影。影片最后,穷人家的孩子励志赚钱买下豪宅救出父亲,还是在隐约为精英主义站台。想要获得救赎,得走我们的路,得成为我们。其次,它的深度恰到好处。深层问题几乎都回避了,没有探讨阶级矛盾的根源,没有批判精英阶层,更没有提及民粹,只把穷人的丑恶用荒诞展示了出来,它只展示问题,不回答问题。这样一部电影,奥斯卡能不喜欢吗?站在精英阶层的角度,有一流的水准和票房,选它太对了。关注阶级问题了没有?关注了,政治正确了。赞同民粹主义吗?没有。批判精英阶层了吗?也没有。探讨阶级问题的根源了吗?更没有。所以有人评论《寄生虫》这在阶级问题上说浅了。但这种恰到好处的浅,正是奥斯卡所要的,不能往深了说,不然连自己都一起骂了。这反而出现了最讽刺的一幕,决定一部反映底层人群电影好坏的按钮,依然掌握在上层人手中。小丑的话一语成箴:“你们决定了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的方式,也是你们决定是非对错方式”。最后,《寄生虫》还有一个恰到好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立场的佐证。富人看了会发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感叹,穷人看了也能为自己的丑恶和欺骗找到理由,正如穷人家的妈妈说的:不是这家女主人“有钱又善良”,而是因为她有钱所以才善良。如果这豪宅是我的,我肯定也会善良。善良和贫富有关系吗?富人、穷人、你、我都有自己的思考,答案在风中飘。奥斯卡就说到这,其实哪部电影拿奖不重要,但能看出获奖背后时代的节奏,才有意思。

最后再看一眼这一切的开端,12年过去了,中国农历的一个轮回。如今,美股和美国房价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最高点,时代将走向何处?是扶摇直上,还是仓促谢幕?能否great again,还得靠玄学去占卜。只记得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教训。黑天鹅频出,猛然回首,发现阿拉伯半岛出产的除了石油,还有千亿蝗虫。钻石公主不再闪耀,奢华邮轮没法停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都好好的,日后再共结来缘,还等着东京奥运会,让降世魔童会会超级马里奥,祝福韭菜的钱包,能跑赢资本的镰刀,不论你是谁,都愿你远离时代的那一粒灰。有幸与诸位共同经历这个世纪的黄尘清水、风起云涌。让我们一起阅读人类,记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