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

2020-01-06 由 发布 阅读(862)

在资管新规出台后,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转变理念,秉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使得刚性兑付成为了历史。业内标准逐步发展完善,众多资产管理公司的业绩也频受波及,资管行业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型发展。

2019年是我国资管行业发展跌宕起伏的一年,新华财富、永柏资本、金诚集团等一系列机构恶性事件频出,也大大打击了投资者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的信任,众多资产管理公司固有客户也借此将自身资产脱离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管辖范围。资管新规带来重重限制、经济周期带来重重考验,大批量资产管理公司业绩下滑。与此同时,我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及其资产规模却在不断上升,前途可观的资管市场吸引众多券商、银行、信托机构入局。2019年间就有3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其中8家正式开业。

资产管理公司若想成功转型,首先要重视隐藏在底层资产中的隐患,如应收账款凭证是否造假,避免底层资产的应收账款不被核心企业承认、加强资产管理公司的风控意识。据相关人士表示,资产管理公司暴露出风险绝非个例,受政策、道德、市场、供应链融资等多方面影响,近些年来资产管理公司产品频繁出现逾期兑付甚至至今未兑付的情况。

政策限制,即国家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管控日趋严格,同时信托公司压缩通道、限制规模,导致房地产私募产品备案常常失败。道德因素,即是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现已实现自主管理,众多相关负责人会在灰色地带暗箱操作,钻法律法规漏洞为自己谋福利的同时侵占了投资人利益。最后是市场因素,受经济周期影响,2019年中二级市场表现欠佳,资产管理公司的理财产品表现随之也逊色许多。

除了隐藏在底层资产中的隐患,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资产管理公司产品中也暗藏众多不稳定因素。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在整个资管行业上的所占份额远小于传统金融公司,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代销产品多是传统金融公司中淘汰、未选中的项目,实际资产质量可想而知。但资产管理公司为了能顺利推广产品,会在产品宣传时“过度包装”,使得投资人不能清晰、全面的了解产品特质与其所带来的风险。

甚至除了在产品宣传上下功夫,众多资产管理公司还会通过“明股实债”的方式来助力融资,如此便会导致投资人只关注投资回报、不为融资主体承资本风险、回购主体存在回购信用风险等情况出现。

但由于“过度包装”,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在产品宣传、产品管理上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导致许多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对此,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种种因素的限制下,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致力于消除隐患、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尽可能以股权投资、直接投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