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中国女性的不仅仅是家暴

2020-09-02 由 发布 阅读(1011)

据妇联数据,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被家暴;家暴致死占女性他杀原因的40%以上;我国每年有15.7万女性自杀,其中60%是因为家庭暴力;近300起杀妻案判决结果:仅6人获死刑,1人免于刑事处罚,9人刑期5年以下。

最近各种花式家暴又开始刷屏了,先声明,家暴不是犯错,是犯罪。立法在降离婚率上相当卖力,设置各种路障,却在家暴发生时不给予相应保护。对女性来说,结婚就像买盲盒,运气好点“猪队友”还能分担点家务,运气稍欠就领了个妈宝,不走运碰到撒谎精还欠一屁股赌债,最惨的莫过于嫁给家暴男。匪夷所思的是,家暴还要取证,如果没被抬进医院就只能自拍被殴打了……否则离婚还要冷静期,期间还可能遭遇死亡威胁。

中国女性在家庭中

在中国,女性的青春期似乎特别短暂。25岁不谈恋爱,就会被各种催促;28岁前还没找到男朋友,就容易被认为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如果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就会被称为大龄剩女。这种社会集体潜意识逼迫着女性不能在最黄金的年龄像男人一样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是随时准备挂好标签,沽价待售。

婚后,一边工作一边顾家的女性比比皆是,白天在公司和男性做着同样的工作,晚上回家洗衣服做饭伺候老公。有了孩子后更甚,半夜哭闹都是当妈的照顾。上学后的早饭要妈妈准备、教师节的礼物要妈妈挑选、晚上的作业也要妈妈检查……而男性下班后,玩手机放松是理所当然的,逗娃十分钟就已经仁至义尽。对娃来说,妈妈费心,爸爸费钱,妈妈往往严厉规矩多,爸爸什么愿望都满足,殊不知爸爸是靠花钱弥补缺失陪伴的心理平衡。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女性每天从事家务活的时间为126分钟,而男性只有45分钟。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女性照看孩子的时间更是男性的3倍。

在工作之余扛起整个家的女超人,却成为了老公们口中强势霸道、不近人情的妻子,以换取“你对你老婆真好”的赞美。孩子说妈妈怎么管这么多,老公怨你把他当儿子养,现实中每个优秀的全能女性最终都活成了顾佳。家庭和工作究竟如何平衡?这是每位女性都需要思考的事,男性却从不为这问题烦恼。孩子“入学拼爹,开学拼妈”,中国孩子的教育几乎全压在妈妈们的身上。爸爸为逃避育儿义务,一句不负责任的名言“不要约束孩子的天性”,造就了多少有恃无恐的熊孩子。

到头来,孩子不还是跟爸爸姓?若二胎男方同意跟女方姓,仿佛还做了什么感天动地的大善事。“我爸妈同意二胎跟你姓可不容易,以后多孝敬着点他俩!”

中国女性在职场上

据了解,近七成的女性在职场中可以感受到隐形障壁的存在。在大众认知中,女性往往被定义为 “支持者”的角色,认为女性做事多谦卑谨慎,不具有战略决策意识,不适合统领全局。这些偏见再加上生育的断档风险,使得组织在任命高层管理时,更倾向于男性。

据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商业调查报告》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企业女性高管占比25%,且仅有7%和5%的首席执行官和合伙人由女性担任,核心管理层中男性的主导地位十分明显。

女性在职场出错就是:“一个女的,果然做不好。”倘若小有成就,又会听到:“一个女的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便是夸奖的话也充满了贬损的意味,甚至有满怀恶意的人去猜测背后“内幕”。

不仅晋升困难,当代女性想要跳槽,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正处于职场鄙视链最底端。女性职场鄙视链已经成了一种隐性甚至显性的存在,已婚未育或未婚的适龄女性基本上都是被HR尽量避开的群体,尽管HR往往也是女性。

“有男朋友了吗?”

“结婚了吗?”

“近三年是否有生育打算?”

就算生完一胎也会被问:“还打算要二胎吗?”

……

字字诛心,让人毛骨悚然。甚至有公司敢明着把偏见写在JD里:暂不考虑适龄已婚未孕者。

智联招聘联合宝宝树共同发布《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揭示,58.25%的女性遭遇了“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27%的女性遭遇了“求职时,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6.39%的女性曾遭遇“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还有8.02%的女性曾遭遇“职场性骚扰”。无法打破偏见的女性在职场,好像怎么做都是错的。

中国女性与全球女性对比

一个中国女人,不但需要做好员工、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好女儿,更可能需要做一个厨师、财务、保姆、采购、心理咨询师、垃圾桶,更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时不眠不休,自带太阳能充电板,奔赴周旋在各个战场,时时刻刻血槽满满。曾经有一种品质叫“中国制造”,而现在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人”。

美国国家统计局曾发布一组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中国赫然位列世界第一,劳动参与率第一,劳动总量第一。其中,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近70%,一骑绝尘。

然而,在世界经济论坛统计《全球性别差距报告2017》的144个国家中,中国排第100名,《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每年对男女性在教育程度、健康与生存、经济机会与政治赋权四大指标进行测评并排名。由此可见,中国女性就算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也无法弥补“男女有别”造成的“差距”。

媒体为了流量也是不予余力:甭管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一律放女性照片;小三和原配纠纷,谁好看放谁,出轨男直接忽略;男艺人运镜用全景,女艺人运镜用仰拍;帮弟弟就是“伏弟魔​”,不帮弟弟就是不孝;男明星出轨可以再次翻红,女明星出轨万夫所指;选男团都是兄弟情,选女团就等着看她们撕B。今年备受关注,呼吁社会打破对女性封建定义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在节目的访谈中,张雨绮提到:“在这个社会上,大家不愿意再给女性赋予更多深度意义层面的东西。女性要做非常巨大的尝试和挑战,才能打破常规意义上对你的认知。”

如今大部分的男性就处在性别特权里,体会不到女性的境遇,才觉得女性想要的是特权。比如彩礼问题,女方也回嫁妆;约会男友买单,很多女性在确立关系前也坚持AA;婚后男人养家,如果有选择的话,相信大部分女性会选择让男人生孩子自己出去工作。

在中国,很多家庭主妇对家庭贡献最大,但家庭地位却不高。即使能为家里贡献一笔收入的职业女性,有时也会在婚姻中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弱势里。中国女人扛起来了一切,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她们也许只想得到一个怀有珍惜和理解的拥抱。